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PNAS:研究预计变暖可能让水稻产量降低
使用一个回归模型分离出了日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变暖趋势与灌溉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这组作者说,更高的日最高温度可能稍微增加水稻产量,但是更高的日最低温度具有更强的相反作用。这组科学家提出,适度变暖的净效应将是减少未来水稻产量,因为气候预计表明日最低温度很可能比日最高温度更快地增加。
2010-08-10
NATURE:在热河生物群鸟类和带毛恐龙中发现两种黑色素体
记者1月27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国、英国和爱尔兰三国科学家在热河生物群的鸟类和带毛恐龙中发现了两种黑色素体。这不仅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新证据,更首次证明生活在1.25亿年前的一些古鸟类和带毛的恐龙均具有“色彩斑斓”的基础。这一发现1月27日刊登在
2010-01-29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喝酒脸红或因水稻种植
研究发现,“喝酒脸红”很可能和水稻种植有关。 为什么亚洲人喝了酒,脸就容易红?中国科学家最近刊发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这归因于水稻在亚洲的普及。他们认为,新时期时代中国水稻等农作物的驯化导致了人类食物结构的变化,继而导致了某种基因突变,使得容易出现所谓的“亚洲红”,不过,也有科学家
2010-01-31
科学家找到病毒改变人类进化历程的证据
意大利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找到了病毒如何改变人类进化历程的证据。他们在139个基因中发现了400多种不同的变异,这些基因变异对人们是否容易感染病毒至关重要。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 意大利米兰“住院病人治疗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5
2010-03-04
英研究人员用单分子方法来探索人类DNA的变异过程
一项新的研究正在分析生命的组成部分,并使用高级的单分子方法来探索人类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变异过程。 由英国莱斯特大学的Shriparna Sarbajna博士等开展的这项研究聚焦于在卵子和精子产生时期改组基因内容的“重组”过程。研究人员指出,“重组”产生的新型组合会传给后代。
2010-03-22
Nature:化石基因分析显示或许发现前所未知古人种
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对俄罗斯西伯利亚一个山洞里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进行基因检测显示,它不同于现代人和任何已知的古人种,很可能是一种前所未知的古人种。 报告说,俄罗斯研究人员早在2008年就在该山洞中发掘出这块指骨化石,但起初认为它是已研究较多的古人种尼安德特人留下
2010-03-25
Plos Genetics:找到病毒如何改变人类进化历程的证据
意大利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找到了病毒如何改变人类进化历程的证据。他们在139个基因中发现了400多种不同的变异,这些基因变异对人们是否容易感染病毒至关重要。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 意大利米兰“住院病人治疗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
2010-04-01
BMC Biology:发现3种能在无氧环境里终生生活的多细胞动物
在没有氧的环境中生活一向被认为是细菌、病毒和单细胞生物的“专利”,但研究人员日前在地中海海底沉积物中发现3种能在无氧环境里终生生活的多细胞动物。 意大利和丹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BMC生物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在地中海海底探寻未知生物时发现,在无氧和高盐度的海底沉积物中,生活着
2010-04-08
SCIENCE:真核生物DNA甲基化全基因组进化分析
据4月16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一种可改变DNA的外部因素是陆地植物和动物的某种进化优势。这种化学修饰或称DNA的甲基化可使细胞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尽管它们所含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这些发现为人们就外在因子在影响基因组时所扮演的角色增添了线索,而这些外在因子并非由DNA本身所编
2010-04-16
BMC Biology:东西方人四千年前已混血
吉林大学的科学家4月16日宣布,他们对我国现存最早的木乃伊――新疆小河5号墓地干尸的DNA研究表明,东西方人早在距今约4000年或更早就已经发生血缘融合。 得出此结论的是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古DNA实验室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慧及其研究团队。在最近一期的英国权威杂志《BM
2010-04-19
首页
3637
3638
3639
3640
3641
3642
3643
3644
3645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