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形科学趋势2的思考

    宇宙一直是研究者思考的对象,从古人对宇宙本原的追问,到近代影响较大的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对宇宙的描述,从工具上讲,基本上是抽象概念的组合。芒德球用计算机工具向我们展现一种宇宙形态的表现,拉近了我们与宇宙的距离。不过,这些表现方式还是没有解决我们与宇宙的隔阂问题——我们
    2011-05-18
  • 人民日报发表本人观点:建设适合国情的新能源产业

    2010年9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象形科学(也叫核育论)首部应用专著:新能源创新发展模式——能量范畴的产业规律研究与应用,书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2011年5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2版,以“太阳能产业蕴含千亿量级商机”发表了本
    2011-05-27
  • 基于新能源的城市经济转型示范方案

    中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一轮以土地、矿产等天然经济资源为基础的发展后,在许多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增速减慢、治理环境污染负担加大等问题。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这为我们指明了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方向。
    2011-05-27
  • 《象形学引论——“做人”的系统科学》内容提要

    你是否感觉到,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在“做物或者制造”方面已经形成了系统知识,而在“做人”方面,知识的系统性相对薄弱(现在“励志”书提供的主要是“做人”经验)。象形学就是为突破这种相对薄弱的知识状况,探索、研究“做人”规律而构建的一种系统科学,其特征是,以象形工具(基本图形与象形汉字
    2011-06-25
  • 《象形学》基本概念

    象形——原指用字描摹实物的形状,表现为象形文字,即汉字。在本书中,象形指人们对关注对象的整体反映与抽象表达,“象”指关注对象,“形”指整体反映与抽象表达。关注对象的整体反映指客观世界摄入人们思维的全部内容,包括主景与背景,好比用照相机给人照相所得到的照片,人物就是主景,后面的风景
    2011-06-27
  • 科学的道路

    从事科学探索的道路是十分艰辛的,想对开拓人类认识自然有较大的贡献,在科学上取得较大的成就是很难的。从人类社会历史上公认的有贡献的人的成长过程来看。一个人50岁之前做的科研工作如果没有什么突出性贡献,基本上他就很少有可能得到社会的公认的贡献。突破性的贡献还需要社会用5-8年的时间来
    2011-05-31
  • 关于学术权威

    学术权威是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说白了就是学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学术权威,也不存在权威学术期刊,从哲学的认识论角度来看,谁能保证自己永远正确,就是自己最熟悉的学术领域的问题,也不能保证一定所有问题自己都认识的永远真确,中国学术界将Nature,Science, Cell等刊物看
    2011-05-26
  • 不玩了

    在中国,数千年的学者都是做马屁!没有人喜欢真话,科学网也一样。不玩了
    2011-05-27
  • 将中国科学院办成全球科技的星光大道

    中国科学院过去的历史对人类社会的知识创新的贡献很小,这主要是没有开放、公平、公正、公开的从事学术研究追求真理的哲学思想。中国科学院的基础认知探索研究,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不要设定终生职位,所有的从事研究的人,经过一定的资质审查。公开答辩需要研究的项目竞争上岗,确定需要的资金,中国提
    2011-05-28
  • 植物生理学课件(2)

    第六章 植物生长物质 第七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第八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 第九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20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