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神经细胞凋亡研究获得新发现

    6月29日,《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袁增强研究组有关c-Abl-MST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压力条件下的神经细胞凋亡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工作由博士研究生肖磊等在袁增强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
    2011-07-04
  • 活着

    初青春年少时,总是为未来而烦恼。 内心交织着热切的期待和未知的恐惧,不知前路如何。 是平坦到无聊,还是坎坷到磨折。 就这样在忐忑中行走.经历一些,也失去一些。
    2010-10-26
  • 第一次当面试人员^_^

    现在实验室紧缺一位技术员,能完成简单而繁重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因为实验不忙的时候,我经常帮忙做着这部分工作。所以潘老师在面试应聘者时,也让我和他们谈谈感受。我想不出什么问题。就问了一两个。
    2010-10-29
  • 我的科研态度呀,不给力啊。

    今天Elena很严肃地叫我过去,我想:“啊,糟了,我分析的实验数据一定有问题了。”蹑手蹑脚跟过去,坐下来一看,果然如此。我计算数据的时候,公式用错了。我错的原因是,我知道公式的原理,但是在计算的时候,也不仔细核查每一步,就不动脑子的直接在excel里用了Elena的公式。问题是她
    2010-11-02
  • 细节每一步

    电生理实验,膜片钳,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生物实验中的独孤九剑,最有技术含量。我想有两个原因:(1)实验设备都是高精密仪器,高稳定,高精度,高信噪比。(2)实验步骤多,每一步都要做到最好,才能有结果。
    2010-11-19
  •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看到这个消息,很伤心。而且火灾这个安全隐患太严重。上海处于非地震带,可能防震还不是首要建筑考虑的安全问题。但是防火确是这个人口密集城市的首要安全考量。
    2010-11-24
  • 与细胞亲密接触

    在本科实习的时候,我是在当时任复旦生科院院长的毛裕民老师的分子遗传学实验室。和很多研究生师兄师姐在一起,其实是很快乐的。也是那时候培养起对科研实验浓厚的兴趣。
    2010-11-26
  • 原来做科研也需要热身活动 ^_^

    今天特别累,想改一改自己的开题报告,觉得又特别费脑子,在床上趴了一会,也睡不着,就爬起来把一些亲手写的笔记输入电脑。平时没有时间做这种不用脑子的打字员工作,就一直拖着。
    2010-11-27
  • 80后适合不适合做科研?

    时间悄悄过去,80后也要三十而立了。看着同龄人,我其实觉得80后有我们的辛酸,也有我们的优势。 (一)独立思考
    2010-11-29
  • 白天活动和夜晚活动的啮齿类动物哪个眼睛好?

    在我的科研实验中,主要使用的动物模型是小鼠(mouse)。小鼠是很乖乖很可爱滴……不过小鼠呢,是晚上活动的夜行性动物,光亮很多的时候,它们是睡觉滴~~~~~它们的视网膜感光细胞主要也是视杆细胞(rod photoreceptor)。视杆细胞对微弱的光线敏感,对强烈的光线不敏感,大
    201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