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吃零食影响节食减肥效果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在早餐和午餐间想吃零食往往意味着饮食习惯不健康,上午吃零食影响节食减肥效果。
    2011-12-01
  • 1毫升血液即可检测早期肝癌-细数那些神奇的血液检测功能

    只需抽取1毫升的血液,对于小于2公分的早期肝癌诊断准确率高约90%。记者29日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悉,我国医务人员发现了一种迄今为止特异性、敏感性和可操作性综合优势最为明显的肝癌诊断新方法,研究成果被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
    2011-11-30
  • RNAi技术构建新载体抑制致痛基因PKC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郭曲练课题组运用核酸干扰(RNAi)技术首次构建了一种新载体,对一种关键致痛基因实现成功抑制,目前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1-11-30
  • 世界被引用过次数最多的论文:《用Folin-酚试剂测量蛋白质》

    截至2004年1月,这篇题为《用Folin-酚试剂测量蛋白质》的生物学论文已经获得了275699次引用,是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2011-11-30
  • 美国不再推荐例行的前列腺特异抗原筛查

    在美国,利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常规检测筛查前列腺癌将不再被推荐。目前该项检查在美国的应用远超其它国家,因而,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中最常被诊断出来的癌症类型。
    2011-11-30
  • 从10部电影看人造禽流感病毒H5N1是否会毁灭人类

    人造H5N1禽流感变种病毒是否会毁灭人类?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单是某一种病毒不足以让人类走向灭亡。
    2011-11-30
  • 核酸干扰(RNAi)技术成功抑制一种关键致痛基因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郭曲练课题组运用核酸干扰(RNAi)技术首次构建了一种新载体,对一种关键致痛基因实现成功抑制,目前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1-11-30
  • 景海春等研究甜高粱基因组变异如SNP和拷贝数变化

    研究者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个甜高粱和1个中国籽实高粱品系进行了基因组重测序。
    2011-11-30
  • 1mL血就可检测早期肝癌—7个血浆microRNA建立肝癌诊断模型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找到比甲胎蛋白更准确“预报”肝癌的血液生物分子标志物。该检测方法对小于2cm的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效果优于传统检测方法
    2011-11-30
  • 世界艾滋病宣传日 向"零"艾滋迈进

    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宣传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争取到2015年,实现“零新发感染、零死亡、零歧视”的远景目标。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破坏感染者免疫系统,逐渐导致免疫功能衰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