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宣传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争取到2015年,实现“零新发感染、零死亡、零歧视”的远景目标。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破坏感染者免疫系统,逐渐导致免疫功能衰竭,最终感染者会死于其它感染、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病变等。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1日发布年度报告,全球2010年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大约3400万人。报告说,携带者总数上升不意味着新感染者人数增加,而是因为更多病毒携带者有条件就医而得以存活。
而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万。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也就是说,目前还有大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我国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记者29日从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4万,其中死亡8.8万。据联合专家组评估,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病人15.4万;当年新感染4.8万,死亡2.8万。

在中国,艾滋病流行有3个模式,现在很多地方是3个模式混杂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在云南缅甸边境发现大量注射吸毒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河南等中原省份出现大量卖血浆的人,后来是输血人员感染艾滋病的情况;最近10年,性传播迅速,特别是男同性恋人群的传播。

近日,来自英国的科学家证明,他们已经发现人体抵抗艾滋病毒的关键机制,这为人们研发艾滋病新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研究人员发现,SAMHD1蛋白能够降解核苷酸,而核苷酸是HIV病毒复制所需的原料,因此,SAMHD1蛋白能够有效阻止HIV病毒的复制。
当研究人员揭示了SAMHD1蛋白的作用机理之后,药物开发人员可以据此开发出一种新药,让它在人体内模仿上述生物过程,避免艾滋病毒复制,避免艾滋病毒在体内进一步扩散,最终达到避免艾滋病毒感染的目的。
最近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艾滋病毒进行了一些改造,使它们不能再抑制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杀伤。在通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细胞接触到病毒时,它们会通过释放称为干扰素的化学分子来引发人体内“警报”,提醒各个部位有病毒感染。而当免疫细胞接触到HIV病毒时,它们会释放出过量的干扰素,超过人体控制并随后导致体内抗病毒反应“关闭”。
科学家们使用化学方法去除了病毒外壳的胆固醇,然后将正常的HIV病毒和缺乏胆固醇外壳的HIV病毒和人体免疫细胞共同培养,并对细胞反应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和正常的HIV病毒相比,缺乏胆固醇外壳的HIV无法诱导人体免疫细胞分泌干扰素。
传统检测艾滋病的方法,必须将血液样本送到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而一套新的艾滋病检测系统,能将复杂的试验搬到芯片上进行。这片类似信用卡大小的芯片上包含有微型的连续 U 形测试管和化学物质,只需要很少的样本就能完成反应,15分钟内读出检测结果。
艾滋病检测试剂的分代仅是针对酶联法试剂进行区分,除了酶联法检测试剂,世界各国和我国医院还普遍使用金标快速诊断试剂,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出检测结果时间短等特点,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艾滋病检测试纸。


|
|
|

埃尔文·约翰逊(Earvin Johnson)
1979年,约翰逊当选NBA选秀的新状元,他的控球让人眼花缭乱,且极富创意,被球迷称为“魔术师”。1991年,在一次常规体检中,约翰逊被检测出HIV阳性。但约翰逊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他不断投入到AIDS的宣传防治中来,2005年,他还与姚明一起拍摄了AIDS的公益宣传片。
约翰逊已成为全球近千万HIV感染者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在声明以后,他并没有从我们中间走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