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忠朝:让干细胞技术点亮生命的曙光

    细胞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单位,人体大约由200多种类型的60万亿个细胞构成。在人的一生中,身体内各种细胞需要不断地更新,而这些新陈代谢的任务就是由一类特殊的细胞——干细胞来完成。
    2011-12-26
  • 公众认为永久性植物人比死人“死”得更彻底

    为了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马里兰州大学的库尔特•格雷和哈佛大学的丹•魏格纳进行了一个实验,旨在确定人们如何认知植物人。实验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
    2011-12-27
  • 人耳鼠事件的叹息和反思

    曹谊林教授在媒体采访中也就公众之前的“3亿科研经费使用”、 “人耳鼠课题成果”等质疑做出了详细的解答,谣言似乎已(本来已经)不攻自破。然而这一事件的影响并未结束。
    2011-12-26
  • 解读《科学》杂志年度最重要突破:HIV防御方法

    这一发现结束了有关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否同时发挥治疗、预防双重作用的长期争论,它清楚地表明,治疗就是遏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好方法。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意味着全球抗艾战略可能要更多地向治疗方面倾斜。正如《科学》杂志所评价的,这是一项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试验。
    2011-12-26
  • 研究发现大象演化出第六趾支撑巨大身躯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最近通过解剖学和CT扫描技术对独特的大象脚进行研究,意外地发现在大象脚上的革质皮肤下,藏着一直未被发现的第六根“脚趾”。研究报告发表在12月22日的《科学》杂志上。
    2011-12-26
  • 我国微生物技术专家H指数排名

    H指数由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H指数可简单表述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次。” 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如果研究没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交流,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指数。
    2011-12-26
  • 研究证明鸽子具备识别抽象数字能力

    鸽子能够识途认路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过,你见过会数数的鸽子吗?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4日报道,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鸽子其实与许多灵长类动物一样,具有识数的天赋。 在实验初级阶段,研究人员设置了35组图片,每组图片包含1至3个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物体。受训的鸽子需要首先识别
    2011-12-26
  • 从“头发破解拿破仑死亡之谜”看发丝中隐藏的身体秘密

    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从基底细胞生长、分裂直到角质层脱落,28天会完成一个代谢周期。相比之下,头发,作为“皮肤的附属器”,却可以保留几十年,是保留在体表时间最长的“皮肤附属器”,头发也因此可以保留很多关于人体的丰富信息。
    2011-12-26
  • 光遗传学有望给大脑装一个“光”控开关

    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指引我们想要的未来……光真的可以指引我们想要的未来吗?神经科学家们或许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光线一闪,乖乖听话的科幻桥段正在上演。
    2011-12-26
  • 科学家揭秘“钻石象鼻虫”闪亮翅膀发光原因

    “钻石象鼻虫”的乌黑的翅膀上覆盖着波光粼粼、彩虹色的鳞片,就像披着一件镶满宝石的大衣。自从19世纪初发现象鼻虫以来,研究人员就一直在研究象鼻虫身上的这些“钻石”,但一直没有人知道象鼻虫身上的鳞片为什么会反射如此多彩的光。
    201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