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报:一周精选生物要闻

    本周,美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实验性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可大幅降低恒河猴感染猿类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让接触一次SIV的恒河猴感染病毒的几率减少80%。SIV是导致人类感染艾滋病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远亲”,因此,最新研究为人类研制出有效的HIV疫苗指明了新方向。
    2012-01-10
  • 研究称人类智力5成由基因决定

    一项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杂志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类智力水平仅有一半取决于遗传因素,人类的思考能力是由一连串相关联的基因,而不是某一个单独的“聪明基因”决定的。
    2012-01-10
  • 好莱坞式的恐龙发现史:暴龙苏的故事

    无论是科学书刊上真实的故事还是好莱坞虚构的残暴猛兽,恐龙总是能吸引人们的注意。美国太空火箭中心最近举办了一场名为“暴龙苏”的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暴龙骨架,而它被发现的故事,甚至可以媲美好莱坞剧情。
    2012-01-10
  • 人类基因组:未被开采的下一座金矿

    在基因组测序领域,有数百家公司从事研究,试图从相关新技术中获利。其中三家是Complete Genome公司、生命科技公司(Life Technologies Corp.)以及基因分析仪生产商Illumina公司。
    2012-01-10
  • Science:女人眼泪含“化学信使”可使男人冷静

    人们常说,“眼泪是女人的武器”,它像把刀子,直插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传统认为,眼泪被认为是人类用来增强个体间社会纽带和引起关爱的一种方式,其效果应该是通过视觉实现的。 不过《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故事却告诉我们“女人眼泪”的另一项作用:女人的眼泪中可能确实含有某种“化学信使”
    2012-01-10
  • 中国拟将鼠标手颈椎病等白领高发疾病纳入职业病

    2011版防治法的突破比较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对职业病定义的修改,并将随之带来职业病目录的‘扩容’。诸如过劳死,长期视频作业导致的眼部损伤,职业性腰背痛、颈椎病、鼠标手等白领易患疾病都有望纳入职业病目录。
    2012-01-10
  • 股骨形状差异有助分辨恐龙化石性别

    最近刊登在古脊椎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的研究称,科学家们找到了分辨恐龙性别的新方法——考察它们后腿上半部分的骨骼。
    2012-01-10
  • 中国2011十大健康新闻评出:“八毛门”列榜首

    由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发起,全国百余家综合、专业媒体社长、总编、资深编辑记者参与的该项评选,突出公众立场,以事件对公众健康生活观念的影响深度与广泛性以及对公众健康观念、行为产生的影响,对健康行业不和谐因素批判警示力度为评选标准。
    2012-01-10
  • 烫伤后敷面粉犹如抱薪救火

    最近流传的“烫伤后敷面粉就不会有红印或水泡”说法误人子弟。敷面粉的处理方式对于烫伤的缓解,伤口的愈合没有任何帮助,还可能因为不干净引起感染,加重损伤而导致遗留瘢痕。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先用冷水冲洗降温,再评估烫伤的深度,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12-01-10
  • Biological Psychiatry:RNF123基因在严重抑郁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2年1月4日,据《每日科学》报道,精神疾病,可以从许多层面进行描述,其中最传统的层面是沮丧经历的主观描述和使用评定量表量化抑郁症状。在过去二十年中,研究开发了其他一些策略,用于描述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包括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大脑体积以及白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等。
    201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