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生物所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刘晓风课题组采用高效菌株毛栓菌(Trametes hirsute) Y9,对玉米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进过42天的处理,木质素降解到达71.49%,处理后的原料酶解率到达了73.99%。
    2012-02-17
  • 中科院发现白腐菌可高效降解木质素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能源组的研究人员发现,高等真菌(主要是白色腐朽类)可在水解木材预处理过程中高效降解木质素,并对其工艺的技术整合、工程放大进行了论述和设计。这一成果可能有助于燃料乙醇的绿色高效生产。
    2012-02-17
  • 日本味之素与东丽联手开发生物基尼龙

    日本领先的氨基酸生厂商味之素与尼龙生产行业的领头羊东丽签署合作协议,利用双方的技术优势合作研发生物基尼龙。
    2012-02-17
  • 湖南省用蓖麻油生产生物柴油

    最近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南方蓖麻新品种选育及其油脂利用技术”项目取得的显著成果,年产3000吨的生物柴油中试车间正在湖南省林科院位于长沙城南的试验林场生物液体燃料工业化示范基地顺利运转,年产3万吨生物柴油的新能源企业也将在湘潭工业园诞生。
    2012-02-17
  • Prog. Polym. Sci.:长春应化所发表可降解生物医用高分子研究综述文章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以其特殊的性能,在生物医用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有力地推进了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而生物技术、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相关的生物医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科学家们设计制备出具有更多新功能的新型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
    2012-02-18
  • 多数科学家要求短期内暂停H5N1型病毒研究

    禽流感专家将于本周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商讨如何继续进行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研究,这种病毒可能引发灾难性传染病大流行。此次紧急会议试图消除对两项H5N1型病毒变异研究进行审查引发的争议。这两项研究揭示了高传染性H5N1型病毒变异如何形成。
    2012-02-18
  • Lancet & Nature:胚胎干细胞有助于治疗失明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斯蒂芬•施华兹近日在英国著名的《柳叶刀》杂志发表论文指出,他们使用人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的临床结果表明,干细胞技术对治疗失明有帮助。施华兹的研究受到了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资助。
    2012-02-20
  • 中国新药试验监管宽松 国人或成“试药小白鼠”

    近日,著名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成员、哈尔滨医生李清晨发表文章质疑“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洋骗子”,其在中国建立的中文网页有诸多不实宣传,并称该机构有欺骗中国患者到美国充当“医疗小白鼠”之嫌。
    2012-02-17
  • 菲律宾发明快速检测登革热新技术

    据菲律宾媒体16日报道,该国研究人员成功发明一种登革热病毒快速检测新技术,有助于大大降低登革热患者的死亡率。
    2012-02-17
  • JCM:利用荧光噬菌体开发出快速检测结核病新方法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优化一种让结核分枝杆菌在显微镜下发出明亮绿色荧光的策略。这种筛选活动性结核病的新方法可能很快给人们提供一种更快度和更简便的检测方法。荧光噬菌体是携带荧光报告基因的细菌病毒。
    201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