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新研制的试纸诊断技术能以超低价测试肝脏损伤
马萨诸塞州剑桥的非营利机构正研发一项针对肝脏损伤的测试,成本只有几美分。这项测试只需要一块邮票大小的试纸,当滴入一滴血液的时候,孔会改变颜色。该测试将对贫穷国家大有裨益,肝脏损伤在这些国家十分普遍,因为它是控制HIV和结核药物产生的副作用之一。
诊断技术
肝
核苷酸检测
2012-11-14
重大发现总是源起偶然 海底深处神秘电网显露真容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一个交叉学科课题组上月25号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了一种生活在海洋底部的“导线状细菌”。该研究揭开了海床内电流的神秘面纱——海底深处的细菌能通过微不可见的电网将彼此相连。该研究组的纳米探针专家董明东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述了这个意外发现的迷人之处。
导电细菌
纳米探针
Lars
Peter
Nielsen
董
2012-11-12
科学家计划将狼蛛毒液用于研制新一代止痛药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希望从毒蛇和蜘蛛身体收集的致命毒液将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目前,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进行实时演示——“减缓疼痛:减少未来的疼痛”。毒液科技公司主管史蒂夫-特里姆演示了如何从有毒动物体内提取毒液,之后提供给科学家用于制造新一代止痛药。
狼蛛毒液
止痛药
强麻醉剂
伦敦科学博物馆
2012-11-12
克利夫兰诊所“2013最佳医学创新”年度名单揭晓
克利夫兰诊所是一家在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非盈利性学术机构,为社会提供临床、科研、教育和信息全方位服务。11月1日,该诊所发布了迄今第7次预测次年十大医疗(包括药物)创新名单。
2型糖尿病
前列腺癌
动脉瘤
乳腺癌
克利夫兰诊所
2012-11-12
烟民基因上留下痕迹有助于预测癌症风险
吸烟会使得烟民DNA上留有吸烟痕迹,这些痕迹虽然不会改变基因代码序列,且一旦戒烟基本上会逐渐消失,但烟民受影响的基因与非烟民的基因相比还是存在着些许差异。根据这些痕迹,研究人员可以更加详细地探查与吸烟有关的一些癌症的发病风险,如乳腺癌、肠癌以及众所周知的肺癌。
烟民
DNA
表观遗传
基因代码
癌症风险
2012-11-12
中国科学家在疯牛病调控基因研究中取得新成果
中科院与云南大学的研究者在疯牛病调控基因研究中取得新成果,研究发现具有疯牛病抗性的水牛大脑Shadoo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疯牛病敏感的黄牛,从而证实了Shadoo蛋白与朊病毒疾病的感染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疯牛病
调控基因
朊病毒
2012-11-12
基因治疗可消除唾液腺癌的口干副作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人类唾液腺中开展了首次安全性基因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帮助慢性口干的癌症幸存者。唾液腺是基因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点。它们易进入,一旦导入基因,没有明显的逃逸途径进入血流,不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相关论文发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基因治疗
癌症
Aquaporin-1
唾液腺
剂量注射
2012-11-12
国内两大生物学术期刊跻身国际一流
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短板,评价体系单一、行政色彩浓重、数字出版落后,这些定语都在“无情”诠释国产科技期刊疲弱的现实。不过令人惊喜的是,《分子植物》和《细胞研究》组成的“双子星座”一扫国产期刊的灰霾之气,崛起为国际上响当当的字号。
分子植物
细胞研究
科技期刊
影响因子
2012-11-12
裸鼹鼠不患癌秘密:自身细胞能杀死有毒蛋白
裸鼹鼠是人类唯一知道的不会经历癌症痛苦的动物,科学家研究发现,鼹鼠不会患癌的原因是鼹鼠进化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其体内的癌细胞发现自己繁殖过度就会“自杀”。
鼹鼠
抗癌
2012-11-09
美国科学家发现1/3青少年携带老年痴呆基因
美国亚利桑那州班纳老年痴呆症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发现,通过对志愿者进行大脑成像、血液检验以及脑脊髓液分析,发现其中30%的志愿者携带一种名为早老素1(PSEN1)的基因突变,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很可能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患上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
早老素
大脑成像
脑脊髓液
2012-11-11
首页
2333
2334
2335
2336
2337
2338
2339
2340
2341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