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Science杂志精选

    1月11日Science杂志精选:对受到病毒感染的细菌的特写;对中国的“小皇帝们”来说,作为独生子女会影响其心理;人造迷你肌肉可产生、储存电能;一个将时间与某粒子质量联系起来的钟。
    2013-01-11
  • 基因预测未来靠谱吗?

    “花1000美元,就能知道自己体内的所有秘密,并预见未来。”——这甚至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金力认为,“可这一切都依赖于准确的风险评估,而它又是建立在对基因测序结果的解读和分析之上的,否则,人们拿到手的个体基因测序报告只不过是一堆毫无意义的编码。”
    2013-01-11
  • Neuron:科学家再生感音毛细胞恢复小鼠听力

    听力下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单在美国就有约5000万人受到听力下降的影响,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是由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损伤造成。造成毛细胞损失的原因很多,包括噪音环境、毒素、感染、老化以及某些抗生素或抗癌药物。通过助听设备或耳蜗移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听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真正恢复听力的疗法。
    2013-01-11
  • 1月10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

    1月10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黏连蛋白”环的分离是DNA修复的构成部分;COUP-TFII促进侵略性前列腺癌的形成;暂停的复制叉可能是造成基因异常的一个原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目标的结构;细胞代谢程序控制内生干细胞增殖活性的机制;纤维素的合成机制;早期脊椎动物的颅面发育和演化。
    2013-01-11
  • 新研究认为诱导多能干细胞不会引发免疫反应,安全性争议依然存在

    日本科学家利用重编程的小鼠细胞生成了皮肤和骨髓,并将之移植到具有遗传一致性的小鼠身上。研究发现这种方法不会引发受体强烈的免疫反应。这一发现重燃了科学家将iPSC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希望,但是针对该技术的质疑也同时存在。
    2013-01-10
  • Nature预测2013年科学进展与事件(生物医药类)

    Nature预测2013年科学进展与事件,其中生物医药类占到5席,如:干细胞试验;诊断学争议;饮食、微生物和癌症;法庭上的基因 ;论文资助。
    2013-01-10
  • 诺奖得主詹姆斯·沃森:癌症晚期患者服用多种维生素会阻碍治疗

    一直专注于了解和治疗癌症的沃森教授说,一些有意识的人会通过食用抗氧化的营养补充剂来预防癌症,而最近的数据强烈暗示,许多晚期癌症的不可治疗正是由于摄入过多抗氧化剂引起的。现在已到了开始认真询问抗氧化剂的使用是否不再起到防癌作用的时候了。蓝莓的口感好,是最好的高抗氧化剂,但不是因为多吃它就会减少癌症的发生。
    2013-01-10
  • 全基因组测序助推常规巴氏检测法敏锐诊断肿瘤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测试方法,利用常规巴氏检测获得的宫颈分泌物来检测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为了区分测试中基因组区域的优先次序,科学家们不得不先确定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遗传改变。他们搜查了公开的全基因组卵巢癌研究,寻找卵巢癌特异性突变。这些实验结果发布在1月9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2013-01-10
  • 转基因蓝藻可用于制造化学燃料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化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对蓝藻进行了改造,使其能生产出丁二醇,这是一种用于制造燃料和塑料的前化学品,也是生产生物化工原料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第一步。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2013-01-09
  • 传染病防控效果能“算”出来 获国家专利

    选择传染病的防治措施,输入该措施的覆盖率、有效率等,电脑就会算出未来五年或更长时期内的传染病患病率;而输入传染病患病率等数值,电脑会预测出某种新疫苗的总体效果……一切只需敲击键盘,结果就会以图表方式直观呈现,这是南京医科大学研发的“常见传染病传播模拟软件”,目前已获国家专利。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