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发现亨廷顿氏症基因突变改变脑细胞甲基化模式

    MIT的科学家在亨廷顿氏症疾病机制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他们发现亨廷顿氏症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改变了脑细胞中的正常甲基化模式。
    2013-01-17
  • Nature展望2013年十大热门科学事件

    Nature杂志展望了2013年即将发生的十大类科学发现和事件,其中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包括人类干细胞临床试验、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争议、气候评估、饮食、微生物和癌症、涉及科学问题的案件裁定、科研经费之忧。
    2013-01-17
  • 欧洲食品安全局开放转基因数据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近日公布了孟山都公司为获转基因玉米NK603的批准证书而提交的文件和资料,旨在通过数据使得广大科学社团和其他感兴趣的群体能够参与风险评估。
    2013-01-17
  • 颜宁等揭开基因“侦察兵”TALE的神秘面纱

    基因的数目实在太庞大的,人类身上就有3万多个基因,32亿个碱基对,面对这一天文数字,科学家该如何下手?如果有个“侦察兵”,手持“扫码器”,精准、快速地帮你找到特定基因,科学家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甚至事半N倍。
    2013-01-17
  • 干细胞基因组合疗法有望治疗遗传性肌萎缩

    意大利科学家通过纠正患病小鼠干细胞中的一个突变,成功地控制小鼠模型的疾病进展。这表明由于遗传缺失导致脊髓运动神经元渐进性破坏的SMA患者或有一天能够作为供体提供神经元移植物,用之来治疗自身的疾病。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2013-01-17
  • 1月17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

    1月17日 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自闭症症候群”的治疗目标;成年心脏中心肌细胞的更替;Pol II–TFIIB复合物在自由状态和结合状态下的结构;果蝇区分左右不对称性的神经基础;关于记忆机制的重新思考;演化与环境的关系;老鼠洞的基因联系。
    2013-01-17
  • 基因在大约4000年前从印度流向澳大利亚

    人们认为澳大利亚在大约4万年前到19世纪晚期欧洲人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孤立的,但是一项研究发现了印度人群和澳大利亚人群之间在大约4000年前的大量的基因流动。
    2013-01-21
  • 研究发现导致癫痫发作的新元凶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果蝇胶质细胞中zydeco基因的突变导致胶质细胞钙水平调节异常,从而引发果蝇对环境刺激的过度反应。这一发现有可能带来针对人类癫痫病的新疗法。
    2013-01-16
  • 中科院Cell子刊解析piRNA作用通路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在新研究中证实,piRNA在精子发生后期通过APC/C触发了MIWI泛素化及MIWI/piRNA机器清除。这一研究发现对于深入了解piRNA作用通路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的功能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发布在1月14日的《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
    2013-01-16
  • 张学军团队又发现5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继2009年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研究团队发现5个与汉族人群红斑狼疮发病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后,最近张学军教授又和香港大学刘宇隆教授团队合作,发现了5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