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

    5月16日Nature 杂志生物学精选:透明的大脑;消除基因数据的不一致性;人SMO受体的X-射线晶体结构;“组织缺氧”对微RNA的影响;基于发育的“基因型-表现型”关系图;可传播流感病毒与受体的结合;生物膜形成的“富者更富”机制;鱼类种群数量对气候变暖的反应。
    2013-05-17
  • 生物技术公司角逐荧光定量PCR产品

    荧光定量PCR分为染料法和探针法,前者具有成本低和序列特异性差的特点,而后者的特点恰好相反。在定量过程中,每一步都会影响实验最终结果,因此要根据实验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该技术可用于定量RNA丰度,确定病原体载量以及进行基因分型等。
    2013-05-17
  • 诱导多能干细胞:美国专利概况分析

    自2006年被发现以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已经表现出了在再生医学与疾病治疗方面的革命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美国的诱导多能干细胞专利的概况,从而方便了解这个领域中的先进技术与领先的研究机构。
    2013-05-16
  • 新药为癌症化疗患者保存生育能力提供新希望

    化疗挽救了许多女性癌症患者的生命,但是也损害了她们的生育能力。目前所用的卵子冷冻、胚胎冷冻、卵巢组织冷冻等保存生育能力的方法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项新研究找到化疗损伤卵巢的原因,并发现一种名为AS101的药物能够降低化疗对卵巢的负面影响,为保留生育能力提供一个新方法。
    2013-05-16
  • Cell:科学家首次利用核移植生成人类胚胎干细胞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利用核移植技术生成了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这一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有助于利用干细胞解析患者个体差异病因,也将有助于个性化疗法。
    2013-05-16
  • 人造流感病毒:福兮?祸兮?

    5月2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一篇关于人造流感病毒的研究报告。他们利用高致病性但不易人际传播的禽流感病毒H5N1与易人际传播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重配成127种“超级”流感病毒,其中5种具有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能力。那么,这类研究到底有何潜在风险与现实用途?
    2013-05-15
  • 左旋肉碱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

    一直以来,左旋肉碱被认为是“最安全无副作用的营养补充品”,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和食品等领域。但是,《自然—医学》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左旋肉碱可能具有负面作用,它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能导致小鼠血管疾病的发生。
    2013-05-15
  • Google Glass在医疗上的潜力逐渐被挖掘

    Google Glass 在医疗上巨大的价值已经让不少开发者蠢蠢欲动,它在医疗上的潜力会逐渐被挖掘。医生可以通过Google Glass随时调用病人的病史、来访纪录、过敏信息等,还可进行搜索、交互。通过更专注的治疗,医生可以做到更方便、快速的诊断。
    2013-05-15
  • “试管汉堡”即将全球首次亮相 每个造价32.5万美元

    科学家用一种被称为“肌卫星细胞”的干细胞培育出“试管汉堡”,并准备在伦敦举办试吃活动。这也是“试管汉堡”在全球的首次亮相。该“试管汉堡”重约5盎司、折价在32.5万美元左右。
    2013-05-14
  • 检测方法新突破:分子诊断应用于肿瘤研究

    最近召开的美国癌症研究学会上,专家畅谈分子诊断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用于诊断的突变基因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和异质性,并成为治疗方案选取的依据以及解释肿瘤药物抗性。
    201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