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iPS技术取得自诺奖之后的重大突破

    2012年的诺贝尔奖授予给iPS技术,但是这一过程一直都缓慢低效,难以用于医学用途。一项新研究解决了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仅从成体细胞中除去一种蛋白质即可使它们有效地回到干细胞样状态,并且所需的时间从之前的4周缩短至8天。该发现对于生成医用iPSCs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3-09-24
  • 研究证实低矿物质瓶装水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瓶装水在人类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多为低矿物质水。第三军医大学舒为群教授团队发现,低矿物质饮水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也表明,饮水中的矿物质对于机体健康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2013-09-24
  • 9月20日 Science 杂志精选

    9月20日 Science 杂志精选:阿片类物质依赖性在慢性疼痛中起着作用;涉及另外一个阿尔茨海默氏症受体的研究;是什么使得最深源的地震如此之深;好奇号探测器报告称没有甲烷。
    2013-09-24
  • 饶毅:卸任才能检验学术体制的稳定性

    9月3日,饶毅正式辞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的职务,很多人对饶毅的卸任辞表示惋惜,饶毅表示,卸任领导职务可以检验“(学术)体制的稳定性”, “院长本身的工作,我已经做了很多,并无特别遗憾。”现如今,这位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又重回讲台,饶毅介绍在他的工作时间安排上,行政的比例大大减少,教学的工作量在增加。
    2013-09-25
  • 流通环节逐级加价成就高药价 40%收入用于公关

    国内药价高于其他国家已经是医药行业不争的事实,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其实每款药的出厂价格并不是很高,药品价格的飙升基本上是在流通环节。在医药行业里存在一条靠公关推高药价的灰色利益链。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医疗高额的报销制度,也是药品灰色利益链市场最大的动力。
    2013-09-26
  • 多篇论文聚焦试管污染产生新病毒

    第三军医大学和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PNAS)杂志上发文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并将其命名为NIH-CQV。由于该病毒出现在所有混合样品中,研究人员怀疑这是污染所致,并在复检时认为可能是由于Qiagen公司离心柱出现了污染。
    2013-09-24
  • 美国将开展H7N9疫苗人体临床试验

    一些机构根据之前禽流感发病规律认为H7N9可能会在今年秋季再次出现,而缓解人们恐慌的是,美国政府卫生机构近期利用H7N9试验性疫苗进行人体试验,以应对H7N9可能引起的大疫情。
    2013-09-23
  • 世界最小显微镜问世 可让医生彻底清除癌变组织

    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形似缝衣针的手持式显微镜,由于体积较小,该显微镜可供医生随身携带,并在手术中方便医生看清病人的癌变组织,彻底将其清除干净。
    2013-09-23
  • 转基因食用油或已成主流 价格便宜近半

    随着崔永元和方舟子的论战升级,转基因食品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资料显示,国产大豆产量仅为进口转基因大豆零头,而转基因食品信息公开存短板。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律师邱宝昌表示,任何商品都必须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商品真实的信息情况必须提供给消费者。
    2013-09-23
  • 隐私问题: 生物识别技术发展的“拦路虎”

    回顾过去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隐私问题一直是该技术产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究其原因,人们对生物识别的隐私担忧主要在于对技术本身的不信任和对个人身体特征取样的心理抗拒。若要消除人们的种种顾虑,则需要从强化技术力量、完善政策法法规、提高安全保障等方面着手。
    201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