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产的新药ZMapp具抗埃博拉病毒奇效

    当全世界对埃博拉病毒一筹莫展和陷入恐慌时,CNN近日发布消息,美国或找到一种潜在的抗埃博拉药物ZMapp,两位感染致命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务工作者在接受这种实验性药物治疗之后情况大有好转,使得人们增加了对付埃博拉病毒的信心,这种奇特药物是由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此前,该药物仅在在猴子身上做过试验,效果显著。
    2014-08-08
  • Nature重要成果:用CRISPR构建癌症模型

    日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证实,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可将致癌突变导入到成年小鼠的肝脏中,他们现正致力于寻找一些方法将必要的CRISPR组件传送到其他的器官,让他们能够调查存在于其他癌症类型中的一些突变。
    2014-08-09
  • 大肠癌无创检测新法:分析肠道微生物

    近日,发表在《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分析能够成功地区别癌前腺瘤性息肉和侵入性大肠癌。研究人员表示,如果结果在更大的人群中得到证实,那么在粪便测试中加入肠道微生物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改进的,非侵入性的方式来筛选大肠癌。
    2014-08-10
  • 炎症性肠病药物Thiopurines或增加白血病风险

    近日,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协会官方临床实践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免疫抑制药物Thiopurines能够增加骨髓疾病的患病风险,如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研究人员称,希望通过他们的研究结果能够促使更多的人共同研究药物潜在的有害影响。
    2014-08-11
  • PNAS:香港大学破解骨细胞发育之谜

    随着人口老化,全世界患上骨科疾病的人数将创新高,近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研究团队在PNAS杂志上发表研究结果,指人体内部分软骨细胞可存活下来并演变为成骨细胞,此结论推翻现有关于骨细胞发育的经典学说。
    2014-08-10
  • Cell:最大规模癌症基因组研究

    癌症基因组图谱研究(TCGA)项目组公布了一项癌症基因组最大规模研究结果,通过在多个基因组技术平台上对超过3500个肿瘤的分析,发现了一种能区分癌症的新方法。研究成果于8月7日发表在了Cell杂志上。
    2014-08-09
  • 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真有助于预防癌症吗?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可减少患结肠癌,胃癌或食道癌的几率,以及降低相关癌症的死亡几率。但是目前缺乏随机临床实验证实阿司匹林的防癌功效以及确定服用的最佳剂量。此外,阿司匹林防癌的机制也并不清楚。
    2014-08-09
  • 上海交大:揭示细菌DNA新型限制修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德林教授等人在《Molecular Microbiology》发表DNA磷硫酰化修饰一文,不仅拓展了对DNA磷硫酰化修饰的生理功能的认识,而且揭示DNA磷硫酰化修饰依赖的限制系统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限制修饰系统。
    2014-08-11
  • 新技术让供体器官告别冷藏箱:可体外存活8小时

    日前,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移植手术外科医生正在应用一项能使供体心脏在体外不断泵出血液的先进技术,这项技术使器官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延长到至少8小时。与之相比,使用冰块冷藏保存只能让供体器官最多存活3至4个小时。
    2014-08-08
  • AACC:哪些DTC基因检测是实验室须知的?

    直接面向消费者(DTC)基因检测实验室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方面的疾病及亲缘关系诊断鉴定,然而DTC基因检测依然存在争议。数据的不明确性及临床局限性,是否会对医生及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是否会对传统医院临床实验室构成威胁?
    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