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之死

    7月初,《自然》杂志宣布撤销论文并没有为小保方晴子的造假事件画上句号。8月5日,小保方的导师、著名生物学家笹井芳树悬梁自尽,这一令人震惊的事件也许是科学界竞争日趋激烈的冷酷现实写照。
    2014-08-21
  • JDM: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大调查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的更积极的治疗,成功地增加了病人的存活率,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向病人的生活质量(QOL)而不是寿命的长短。糖尿病在世界各地都很普遍,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2014-08-21
  • HJFNS:食品中合成色素快速检测方法有哪些?

    近年来,食品中曾经出现的非食用色素有苏丹红Ⅰ~Ⅳ、对位红、碱性橙、碱性玫瑰精(罗丹明B)、酸性橙Ⅱ、碱性嫩黄、铅铬绿、大红粉等。由于色素种类众多,食品中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色素种类。开展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对规范食品中合成色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这已成为许多食品检测实验室最常开展的日常检验工作之一。
    2014-08-21
  • Nature:非编码RNA调控生物钟

    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机体内部的生物钟受到一类叫做长链非编码RNA的分子调控。确定生物钟的作用机制对于了解几种人类疾病,包括生物钟功能失常的睡眠障碍和抑郁症至关重要。
    2014-08-21
  • 基因测序或开启系统性红斑狼疮个性化治疗时代

    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开启多种疾病的个性化诊断与治疗时代。近日,发表在《Arthritis & Rheumat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一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DNA测序,发现了导致该疾病的一个特殊的突变基因——TREX1。新的靶向治疗对控制患者的病情发挥很大的作用。
    2014-08-21
  • PNAS:miRNA具有抵御HIV病毒感染能力

    北大学者发现miRNA拥有抵御HIV病毒感染的潜在能力,该研究对于阻止HIV及其他逆转录病毒自我复制与扩散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来研究者或许可以针对这些miRNA开发设计新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2014-08-21
  • 中国学者如何发高水平综述文章——个人经验谈

    看着这篇文章,仔细地读着每一个似乎已经读过无数遍的字,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喜悦从心头升起。看着这篇令我呕心沥血了2年多才发表的文章,有一种看到孩子出生的神圣感。
    2014-08-20
  • 美发现新材料,可有效降低基因测序成本

    据美国媒体Redorbit周日报道,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二硫化钼(MoS2)中纳米孔可以将基因进行更快、更准地测序,而且成本低廉。据美国基因测序龙头企业Illumina测算,全球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
    2014-08-20
  • PNAS:乳酸在提高记忆力中的作用

    2014年6月27日的PNAS发表研究:将乳酸施加到小鼠大脑内,然后提取组织和测量的基因表达,发现参与脑可塑性的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加。
    2014-08-21
  • Genetics:除了XY,决定性别还有另一种关键基因

    以往人们认为X和Y染色体决定人类的性别,但最近,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科学家发现,还有一种非常小的亚基因单位能编码一种短RNA分子(miRNAs),在区别两种性别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