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工作也要注意身体 年轻人变胃癌主要患者

    忙于工作、学习,饮食不规律,往往容易患上胃病,胃痛频繁发作,会最终发展成胃癌。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快,总是忽视了这看似无关紧要的胃痛。学者发现,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容易得胃癌,而女性又比男性患病率高。
    2014-12-13
  • 关注新生儿健康,就密切监测血气分析吧

    1953年美国学者Virginin Apgar提倡用Apgar评分系统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评估,50多年来一直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窒息最简捷使用的方法。近年来有人提出对窒息的患儿检测血气分析以增加诊断依据。两者结合可增加其准确性。
    2014-12-12
  • 出院时做好医患沟通 未来医患双方都能轻松点

    终于要出院了,医生也许觉得终于完成一项长期工作了,但患者和家属则有可能觉得一切才刚开始,调养身体、注意营养,各种事项要注意。再加上医生说了一大堆,什么都没记清楚。出院时,医、患之间这样的反差,可能会带来后续的麻烦。
    2014-12-12
  • 《湖北新闻》回访总书记视察点:武汉光谷 创新驱动发展迈向万亿台阶

    聚焦发力,建成支点,《湖北新闻》回访总书记视察点,看武汉光谷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何按照总书记的嘱托,实现创新驱动,加快创新步伐,抢占行业制高点,深入全球布局,迈上新的台阶。
    2014-12-12
  • 流言揭秘:脐带血是生命银行吗?

    如今,产妇在医院分娩时,医生一般都会建议留存脐带血。而家长们也往往把脐带血视为孩子甚至全家生命健康的一份保障,热情很是高涨。但真实情况是怎样的?脐带血到底有什么用处,有保存的价值吗?它到底是不是生命银行?
    2014-12-12
  • Cell重大突破:科学家全面解析人类基因组3D折叠图谱

    Baylor医学院、Rice大学、Broad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本周Cell杂志上发表了自己五年来获得的成果,用空前详细的图谱展示了2米长的人类基因组在细胞核内的全部折叠方式。
    2014-12-15
  • 干细胞医疗:为何走不出最后一步?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干细胞”这个名词,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然而,尽管干细胞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代表着医学发展的一大方向,也蕴含着治愈多种疑难杂症的希望,但是近年来干细胞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最后一步”走得并不顺畅。
    2014-12-13
  • 基因疗法:改良HIV为患者导入健康基因

    基因疗法似乎已走出了冰封状态,开始接受广泛的测验,甚至开始被人们付诸采用。近年来的研究主要着眼于罕见的基因疾病,这对于那些饱受其苦的病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因疗法也需要接受进一步改进,从而用于修复与癌症相关的基因,从而治疗癌症。
    2014-12-12
  • 彭丽媛和艾滋孩子:有困难记得跟我说

    艾滋病日,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给红丝带学校揭牌,学校终于从“黑户”变成了“正规军”。当天的媒体报道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彭丽媛不让他们回阜阳,说一定要陪他们逛逛北京。海燕记得,“彭妈妈”旁边没有随从,她的女儿当时正在发着高烧。
    2014-12-12
  • 干细胞:细胞重编程的黑匣子

    约翰·格登在上世纪60年代就通过核移植让蝌蚪体细胞脱分化为细胞重编程奠定了理论基础,2006年山中伸弥等科学家通过细胞重编程技术分化出了iPS细胞,而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将体细胞重编程得到了一种新型多能干细胞F细胞。尽管如此,其分化过程中的原理仍然不清,学术界认为干细胞是细胞重编程的黑匣子。
    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