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NAS:想减肥?请把灯关上

    人类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日光的限制,人造光源(包括手机屏)让成千上万的人熬夜到天亮。科学家们发现,人类为这些额外照明付出的代价不只是生物钟紊乱,还有肥胖。小鼠研究表明,暴露在过度的光照之下会使小鼠燃烧更少的脂肪。
    2015-05-13
  • 争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排头兵,南京药谷厚积薄发

    5月8日,南京高新区召开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员部署大会,标志着南京高新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幕正式拉开。南京市副市长黄澜、江苏科技厅副巡视员蒋洪、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叶荣生、江北新区管委会(筹)经济与社会发展部部长郝健、市科委副巡视员梁晓沭,高新区工委全体领导班子出席大会。
    2015-05-12
  • 里程碑:GSK向欧盟申请基因治疗上市

    GSK正式向欧盟药监局提交了ADA-SCID基因治疗方法的上市申请。本次上市申请是基于此前1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生存至今,最早的治疗患者到今天已存活超过11.5年。92%患者治疗取得效果。
    2015-05-13
  • 警惕Wi-Fi:它可能会让你的孩子生病

    Wi-Fi在现代生活中十分普遍,它会对儿童健康产生影响吗?多项研究表明,射频/电磁场辐射对儿童和青少年具有相当大的风险。虽然我们做不到让自己或孩子完全不暴露在射频电磁场之中,但是,我们可以尽量限制暴露的水平。
    2015-05-12
  • MSX3 驱动小胶质细胞M1-M2 极化,促进脱髓鞘疾病中髓鞘再生

    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的研究人员报道了该课题组发现一种同源盒基因 (MSX3),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促进少突胶质细胞存活、分化和神经突起生长,缓解脱髓鞘病情进展,并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再髓鞘化进程。
    2015-05-12
  • 中国:“基因编辑”会不会重蹈干细胞治疗覆辙?

    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会不会重蹈干细胞治疗的覆辙?“抱歉。”黄军就拒绝采访,挂断电话。这位中山大学35岁的副教授,在国际生物学界掀起一场伦理规范的“史诗”般的讨论后,打算抽身。
    2015-05-12
  • OJAS:人害怕鲨鱼,鲨鱼其实也在想人类是什么

    人到海里游泳,都会害怕遇到鲨鱼。鲨鱼的血盆大口无疑是对人的生命巨大的威胁。其实对于鲨鱼来说,人类也是陌生的入侵威胁者。鲨鱼咬人的原因竟然可能是这样的!美国学者给出的理由,你觉得怎么样?
    2015-05-12
  • 世界上首例“干细胞婴儿”诞生

    三周前在加拿大出生的Zain Rajani,被称为世界上首例“干细胞婴儿”。Rajani的出生被美国时代杂志等主流媒体视为足以载入史册的事件,预示着IVF治疗不孕症的巨大突破。
    2015-05-12
  • BioTNT Q-PCR array Services

    Q-PCR array是信号通路基础生物学研究和临床疾病研究的重要工具。这种功能分类芯片运用成熟的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技术,专注于一个信号通路中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与传统的高密度表达谱芯片相比,Q-PCR array具有针对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等优点。 芯片上的基因包括了与研究对象有确定关系的基因,或至少是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有待考证的基因。如果研究对象是某一生物学通路的基因,则使用针对该类基因的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比使用高密度表搭配芯片更加有效便利。
    2015-05-11
  • 产业前瞻:基因科学从1.0到4.0,能带我们走多远?

    基因科学在DNA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下,已经贯穿了从医疗到健康的每个环节。从目前越来越火爆的精准医疗趋势下,无论是从概念方面,还是某些医疗环节存在的干货技术方面,精准医疗的牌子还会持续升温。这个牌子的核心,就是基因科学。
    201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