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发布单细胞测序新技术,可同时分析转录组和甲基化组

    加州大学范国平教授和同济大学薛志刚教授在五月五日的Genome Biology杂志上发布了自己开发的新测序方法——scMT-seq。这种方法能够同时分析单个细胞的转录组和甲基化组。
    2016-05-11
  • Nature多篇文章:利用CRISPR建立疾病模型

    近年来,基因编辑和干细胞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在患者自身的细胞中纠正遗传缺陷,并在体外培育出组织特异性的“类器官”。这些微型器官为疾病建模、药物筛查及有可能替换患者的缺陷组织带来了希望。
    2016-05-11
  • Cell:谁为细胞分裂“保驾护航”?

    最近,来自华盛顿大学和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报道称,一种对张力敏感的“故障安全性”蛋白,可在我们细胞分裂的时候,确保所产生的两个细胞继承了正常数目的染色体。
    2016-05-14
  • 中国科学家揭秘:寨卡病毒如何与抗体结合?

    5月9日,记者从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中科院院士高福研究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团队合作,成功解析了寨卡病毒囊膜蛋白以及其与黄病毒广谱保护性抗体的复合物结构。该研究揭示出该抗体结合寨卡病毒的分子基础。相关研究已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上发表。
    2016-05-11
  • 新鲜出炉 | “第二皮肤”神奇遮盖皱纹、掩藏眼袋

    5月9日,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麻省总医院的研究团队新研制出一种“利器”,有望改变年老而色衰的无奈:借助一种透明、灵活的聚合物薄膜,恢复老化皮肤的嫩滑和弹性,使其年轻化。研究团队将其称作“第二皮肤”,它能够极大地减轻眼袋、保湿,且能够维持一天以上时间。
    2016-05-11
  • 人类大脑:穷人家的孩子,大脑发育会落后?

    在贫穷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大脑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呢?神经生物学家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生活贫困的孩子的大脑与普通人差别最明显的部位是海马体以及大脑前额叶。
    2016-05-10
  • 2016年北京医疗耗材展-2016年北京医疗敷料展

    2016第十九届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内容全面涵盖了包括医用电子、医学影像设备、光学、急救、康复护理、医疗用品及卫生材料、检验设备及诊断试剂以及医疗信息技术等产品,直接并全面服务于医疗器械行业从源头到终端整条医疗产业链,每一届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超过30000人次的政府机构采购、医院买家和经销商、代理商汇聚CMEH交易、交流。
    2016-05-09
  • Science子刊:首个安全递送药物到“胎盘”的方法

    超过10%的孕妇在怀孕期间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根本的原因通常是胎盘功能不良。5月6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项研究中,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找到维护胎盘功能的新方法;这一发现有望帮助预防早产,以及治疗子痫前期等并发症。
    2016-05-10
  • 【Cell】重要免疫发现:先天淋巴细胞的关键作用

    通过采用强大的基因组技术,美国国家关节炎、肌肉骨骼和皮肤疾病研究所(NIAMS)的研究人员发现,先天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s)的发育逐渐让这些细胞做好了快速响应感染的准备。
    2016-05-16
  • 存在“自杀基因”?美媒称自杀五大谬论令人惊愕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6日报道称,人类至今仍未完全揭开自杀之谜。由于缺乏完整而深入的研究,关于自杀以及自杀身亡者的错误看法越来越多。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