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免疫疗法【最新进展】:疫苗免疫疗法+过继细胞疗法

    高通量测序技术促进了癌症和免疫学的研究,以及个体化免疫治疗的发展,比如说,高通量测序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癌症基因组,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内机制的了解,而且癌症基因组分析还揭示了免疫系统能靶向的抗原表位。
    2016-05-18
  • 新证据!糖尿病竟是“细菌”惹的祸?

    5月16日,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细菌在1型糖尿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触发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细胞。
    2016-05-19
  • “好医友中美会诊中心”入驻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2016年两会期间政协会议共收提案5375件,其中涉及医疗卫生行业的占据了相当一部分,且内容多集中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而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的“主力军”,是医改当中最艰难的部分!
    2016-05-17
  • Cell子刊:消除不好的记忆?似乎不是天方夜谭

    如果痴呆患者、经历严重创伤或者其他糟糕事情的人能够特异性地强化愉快的记忆、并回避不好的情感记忆,那么治疗和恢复过程会变得简单很多。现在,有研究团队在老鼠身上成功验证了实现优化记忆的可能性,他们通过操纵大脑调控记忆信号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改变了老鼠记忆的原有模式。
    2016-05-18
  • 著名学者Nature Genetics揭示植物新干细胞通路

    冷泉港实验室(CSHL)研究人员在玉米中发现了一个新干细胞通路,揭示了植物调控干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这项研究于五月十六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是著名学者David Jackson教授。
    2016-05-18
  • 要想寿命长,还得社交广

    对于健康而言,多与他人接触、锻炼社交能力、发展广阔的人脉、并建立起牢靠的人际关系,这些都与合理膳食、时常锻炼来得一样重要。
    2016-05-20
  • 美国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启动:真正的新技术在哪里?

    “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确医学、抗癌“登月”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但这一项目想要顺利开展并不容易,微生物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要进行分析难上加难,那么真正的新技术在哪里呢?
    2016-05-21
  • JAMA:颠覆!也许你并不算个“胖子”

    据悉,科学家小组调查了超过12万名丹麦白人,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现,1976-1978年间,最低全因死亡率相关的BMI值为23.7,而到2003-2013年间,这一BMI值上升到了27。值得注意的是,之前WHO规定的BMI正常范围是18.5~24.9。
    2016-05-17
  • 科学家或解开遗传机制数十亿年不变之谜:DNA本身存在限制

    科学家认为,遗传机制之所以不再变化,可能是因为DNA翻译产生蛋白质的方式本身存在着某种限制。
    2016-05-18
  • 现有药物或能使癌细胞“动弹不得”?

    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现有药物羟化氯喹能使癌细胞“真正被卡住”,从而阻止它们在体内扩散,有助于癌症的治疗。
    2016-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