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Science:科学家发现独立于海马体之外的记忆形成脑区
海马体在记忆编码,巩固和回忆中起着中心作用。1月13日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名为内嗅皮层的脑区在记忆中起着独立的新作用。在大鼠中,内嗅皮层能够重现与海马信号输入无关的运动记忆。
海马体
记忆
神经
内嗅皮层
2017-01-15
Science:衰老和癌症的关键——控制端粒长度的因子被发现
Scripps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在衰老过程中微调端粒的蛋白,该蛋白是端粒长度上限的决定因子。此项研究在1月13日的Science上发表。了解端粒的长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端粒决定体内细胞的寿命,也决定衰老和癌症发病的关键流程。
端粒
蛋白
DNA
2017-01-16
牛!“神药”二甲双胍又有新战绩:不是抗癌、不是抗衰老
谈及“神药”二甲双胍,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功能包括治疗糖尿病、抗癌、抗衰老。可是,我们的这位“小二”最近又取得了新战绩:治疗镰状细胞病。
神药
二甲双胍
2017-01-13
王俊想用AI进军个性化医疗服务,致力于比竞争对手更快
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兑现了一项似乎是异想天开的承诺:依靠人工智能(AI),发起一场健保服务革命。1月5日,在碳云智能公司主办的数字生命发布会上,创始人王俊宣布,这家位于深圳的公司已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七家技术公司结成联盟,这些公司擅长收集不同类型的健康数据。
王俊
人工智能
医疗
2017-01-14
柳叶刀:压力过大为何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近日,由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GH)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SSMS)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在人类中首次确定了大脑内应激敏感区域的活性与随后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之间的关联。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The Lancet杂志上,揭示了应激敏感结构——杏仁核通过提高免疫系统活性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心血管
大脑
免疫
2017-01-13
2016十大流行病学研究
随着主要传染病逐渐得到控制,流行病学又应用于研究非传染病特别是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及伤、残;此外,流行病学还应用于促进人群的健康状态的研究。
2016十大流行病学研究
2017-01-25
Pain Medicine:腰酸背痛,莫怪天气
不少腰酸背痛或关节炎患者感觉一遇湿冷天气,病症就会发作或加重。然而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腰酸背痛或骨关节炎等症状与天气变化之间没有直接关联。
腰酸
背痛
天气
关节炎
2017-01-13
鼎臣咨询:化学药、普药向生物制药转型模式分析
生物制药是一个投资金额大、周期长、研发风险高的行业。现在很多化学药、普药企业纷纷向生物制药企业转型,或者强化生物制药的业务单元,转型或强化的同时都需要明确生物制药业务单元的种种风险。
化药
普药
生物制药
转型
2017-01-12
新型抗癌药物及治疗方法:工程改造菌
19世纪80年代,纽约的一名外科医生,William Colay 发现病人在急性感染细菌后肿瘤萎缩,于是他将链球菌用于恶性肿瘤的患者的治疗,这为以后利用病原体(主要是病毒与细菌)进行肿瘤治疗提供了思路。
抗癌
药物
2017-01-26
盘点2016年18项血液检测研究的新进展
血液中富含大量宝贵信息,是唯一与所有器官都有接触的液态组织。作为预测、检测疾病发生、监控疾病发展的重要利器,血液检测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本文盘点了2016年18项血液检测研究的最新进展,供大家交流学习。
血液检测
2016
2017-02-05
首页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