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封面重磅:人工智能一出马,人类医生就败下阵来

    皮肤癌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皮肤癌与往往因为与痣长得过于相像,而被忽略。等到病情恶化时,则已经为时过晚。上周,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给我们提供了一项方便的工具。而它的背后,则是现在火爆得不行的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
    2017-02-14
  • 国家重锤落地:药品经营大变局全面解读

    2017,中国医药行业转折年,也是医药行业层级分化加剧的一年,手疾眼快的药企会走的稳健,观望侥幸的药企会步步维艰,更可能半路出局。
    2017-02-13
  • 鼎臣咨询:药企的流程管理升级思路

    流程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药企基本没有流程沟通会,但流程沟通会非常重要。根据一些流程项目经验,笔者给出了分几段升级药企流程管理的简单思路。
    2017-02-13
  • Nature:母体取血,揭示胚胎奥秘

    例如,如果无创产前检查显示,胎儿携带一个可能会致病的基因,那么医生该怎么做?香港中文大学的临床医生和遗传学家Dennis Lo指出,这是整个胚胎领域应该坐下来探讨的问题。他是首位在母亲的血液中找到胎儿DNA的研究者。
    2017-02-14
  • 太空生活会改变基因吗?NASA 这对双胞胎告诉我们

    如果在国际空间站的零重力环境下漂浮着生活一整年,人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017年1月23日,NASA 公布了“双胞胎对比实验”(the Twins Study)的初步结果,为研究人员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思路。
    2017-02-19
  • 美“换血回春”疗法惹争议!“血”本能否换来青春?

    近日,有媒体报道,美国一家初创公司开始尝试一项抗衰老方法:将被试者身体的血液更换为年轻人的血液,意图帮其“重返青春”。消息一出,很多爱美人士开始蠢蠢欲动,与此同时,也有人产生质疑,用这种方法“返老还童”靠谱吗?会不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2017-02-14
  • Science:细胞器分配决定着干细胞命运

    当大多数细胞发生分裂时,它们仅是产生更多的自己。但是负责修复受损组织的干细胞面临着一种选择:它们能够产生更多的新的干细胞,或者分化为皮肤细胞、肝细胞或身体内几乎任何一种特定细胞类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关键性的决定取决于作为微小器官样结构的细胞器是否在分裂中的干细胞内正确地分配。
    2017-02-15
  • 你的睡眠质量合格吗?首份睡眠质量自测标准出炉

    上个月,全美睡眠协会在《睡眠健康》期刊上发布了一份“睡眠质量建议”,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份比较严谨的关于睡眠质量的推荐指标。这些指导标准是由一个医疗专家委员会在277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制订的。我们可以利用它给出的一些标准,测试一下自己的睡眠质量。
    2017-02-15
  • TED演讲 | 技术颠覆医学领域:诊断、治疗和医患交流

    通过整合这些高科技资源,可以开始理解和利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造福患者,授权医生,共同改善人类健康,并在疾病发生前就开始治愈。
    2017-02-14
  • Science:想快速形成抗药性?细菌说“容我睡一觉”

    2月9日,《Science》期刊发表一篇文章揭示了细菌快速形成抗药性的关键机制。科学家们发现,多次高剂量的抗生素会促使细菌进入“休眠”状态。睡觉是细菌暂时性躲避抗生素的方式之一,有助于它们形成耐药性(tolerance)。更重要的是,暂时性休眠阶段,细菌会快速累积抵抗抗生素的基因突变, 最终形成抗药性(resistance)。总而言之,耐药性是抗药性的“铺垫”,而休眠促使了细菌的“闭关升级”。
    201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