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ends系列综述:神经系统居然也参与肿瘤生长

    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在2月份的Trends in Cancer的综述中介绍了肿瘤如何利用神经信号,概括了神经元如何促进大脑、皮肤、前列腺癌、胰腺癌和胃癌的生长,肿瘤微环境的神经调制被证明可能是一个普遍的主题。
    2017-02-16
  • Nature:安德森癌症中心找到防止胰腺癌恶化的门卫蛋白

    2月8日Nature上在线发表报道了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确定了阻止胰腺癌细胞恶化转变的门卫蛋白,同时也找到当这些门卫蛋白耗尽时阻止这些细胞恶化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一年里,胰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文末进行了简短回顾。
    2017-02-15
  • CELL METAB:高脂食品如何引发心血管疾病?激活炎症反应!

    众所周知,肥胖和高脂饮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来自玛丽皇后学院的一项研究认为,机体的免疫应答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高脂食品或肥胖可以导致更多T细胞发育成为效应记忆CD4 + T细胞,从而使炎性反应被过度激活,最终引发心血管疾病。这一研究发表于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2017-02-15
  • 杨晓红博士Cell发表癌症评述:癌转移的关键研究突破

    Cell杂志社高级编辑杨晓红(Xiaohong Helena Yang)博士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任Cell出版社编务拓展顾问和Cancer Cell高级编辑。在最新一期(2月9日)Cell杂志上,她发表了题为“Metastasis: Slipping Control”的评述文章,以回忆录《坚韧》作者Elizabeth Edwards的话为引,介绍了近期癌转移研究的新进展。
    2017-02-15
  • 逆天了!科学家们造出了久违的三角形分子

    2月14日,《自然》子刊《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刊登了一则让人不可思议的报道——来自IBM的科学家们造出了一款三角形分子,一偿化学家们近70年的夙愿。
    2017-02-15
  • 吃得少,衰老慢?科学家找到了依据!

    先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少吃能够减缓衰老过程。那么,这背后的机制是怎样的呢?近日,来自杨百翰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核糖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7-02-15
  • 医药代表是否是药价虚高的“刽子手”?

    医药市场是一块蛋糕,就算限制了医药代表,他们吃不到回扣,又有新的职位高管进来了,对于老百姓来说,不管出台什么《意见》,只希望这些法规不要成了治标不治本的一纸空文就行。
    2017-02-13
  • 复旦、CDC最新文章:PM2.5污染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

    复旦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他们发现,随着272个中国城市的细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增加,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也在增加。他们近日在《美国呼吸道与危重护理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成果。
    2017-02-15
  • 2017年值得期待的11个科学事件

    在新的一年中,研究者将会窥探黑洞的视界、继续角逐量子科技主导权,并在2016年政治事件的余波中试图站稳脚跟。
    2017-02-14
  • Nature子刊:阿尔茨海默病竟是肠道微生物在作祟?

    肠道微生物能够与大脑相互作用,形成肠-脑轴系统,并在情绪、精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瑞典隆德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以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这项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结果为预防及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提供了新的可能。
    201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