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人物访谈
/
全部
大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
生物技术
体外诊断
免疫治疗
AI
基因治疗
投资机构
高福院士:中国对埃博拉可防可控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回国后解除隔离的第一天,就来到2014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向公众讲述其在一线抗击埃博拉的经历。他在报告中表示:即使埃博拉传入中国,凭借中国现有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埃博拉仍是可防可控。
埃博拉
高福
中国防御
2014-12-30
施一公研究组成功背后的故事
今年,施一公院士接二连三地在《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这是为什么?他的实验室团队背后有什么惊人的成功秘密?夜以继日的拼搏,如何让“白手起家”的中国科学家领跑全球?
施一公
研究组
成功故事
2014-12-30
2014年科学人物:冰火两重天
科学研究如同所有事物一样,也有阴有阳,更有圆有缺,2014年的10大科学人物及其研究结果同样需要实践来检验,因此,要视为尘埃落定,还为时过早。
2014
科学人物
小宝方晴子
高桥政代
山中伸弥
2014-12-26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我对医药健康产业4大吐槽点
12月26日,由健康时报社、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健康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医药健康产业:融合与新生”。在论坛上,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忍不住吐槽,很多吐槽点让人感到意外。
卫生部部长
高强
医疗体制
2014-12-29
Cell:大牛教你如何规划早期科研生涯
2014 年是《细胞》杂志成立40周年,为了庆祝这一周年,Cell杂志特邀请了全球40位40岁以下的生物领域科学家,共同探讨科学见解、个人哲学、研究乐趣、面临的挑战和他们实验室外的生活。从这些首席科学家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也许能窥见职业规划的成功因素。
科研
规划
张锋
王俊
2014-12-29
尼基•沃克海瑟:把3D打印送上太空的女人
上个月,沃克海瑟的工作取得了一项令人惊叹的成果:3D打印在太空中制造出了首件物品。这个物品是3D打印机本身的部件,在它之后,还会有棘轮扳手和其它一些在国际空间站(ISS)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3D打印
太空
2014-12-29
免疫肿瘤药物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随着多年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试验结果的发布,以及分析师们的预测数字一步步被推高,一种新型癌症治疗药物最终进入市场,这也开辟了一个有望成为数十亿美元的医药市场。
免疫治疗
肿瘤药物
2014-12-28
聚焦2014:令人瞩目的科学人物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发现,有太多的科学家以各自不同的原因值得被书写或铭记,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并非都是正面而积极的。我们从中选取8位,试图以不同的角度回望他们的身影。这些科学家之所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皆因聚光灯下,他们给2014留下了永恒的影响。
魏寿昆
朱清时
钱华林
庄小威
米尔扎哈尼
2014-12-27
廖满嫦:埃博拉斗士
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问题。我们不知怎么就习惯了死亡,在对待死亡问题上变得没有了人情味。我们用数字来说明事故。埃博拉病毒已造成13500人感染,5000人死亡……人们正在失去同情心,没有了想要做点什么的心思。
廖满嫦
埃博拉
2014-12-26
重磅:年度10大科技人物揭晓 生命科学界占据5席
2014年12月24日,被誉为“中国科技界奥斯卡”的“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在入选当选2014年度最具影响力的10大“科技创新人物”,生命科学领域占据5席,他们分别是:袁隆平、李兰娟、乔杰、戴建武和舒跃龙。
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
2014-12-25
首页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下一页
末页
共
394
页
3940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