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专家同台论道:互联网+时代,国际医疗合作如何突破藩篱?

    据悉,今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引入好医友卫星诊所项目,依托高科技手段,开展中美联合会诊,将院内初诊和国际会诊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中心的内涵,有力推进了该院的互联网化和国际化进程。
    2017-07-19
  • 美国医讯:《Blood Journal》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组学结构和治疗结果

    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白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目前,我国约有200万儿童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约3~4万人。其中,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占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15%~20%。
    2017-07-19
  • “互联网+”时代 国际医疗合作如何突破藩篱?中美专家同台论道

    7月20日(星期四),浙江省人民医院将举办“新形势、新布局、新挑战、新医院国合”学习班,国内外相关专家及业内大咖将聚首杭州,就医院国际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如何为医生赋能,远程国际医疗的机遇和挑战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好医友美国区总裁Michael Cambron博士也将发表主旨演讲。
    2017-07-19
  • 新奇!科学家开发3D设备,定量检测血液中的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肿瘤病灶脱离并播散到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是肿瘤检测的重要标志物。近日,来自于罗维拉•维尔吉利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套3D版微流控装置,能够定量检测腺癌患者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数量。
    2017-07-20
  • 大脑如何认脸?

    人类不用多加思索,就能从人群中辨认出一张熟悉的面孔。但是,大脑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一项研究表明恒河猴依靠数百个神经元的协调工作来识别面孔,这些神经元会关注特定的面部特征组合。
    2017-07-20
  • 对一些人来说,往鼻子里喷胰岛素可以降低美食的吸引力

    本周发表在《自然-通讯》的一篇研究指出,向鼻腔喷胰岛素气雾会让一部分人人觉得食物不像平时那么诱人。这种反应是由大脑中处理奖励的区域活跃性降低导致的,这些区域通常跟与食物有关的快乐反应联系在一起。
    2017-07-20
  • 科学家成功利用在体电场刺激引导神经干细胞定向运动

    7月11日,《Stem Cell Reports》杂志作为推荐文章正式刊发仁济医院神经外科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Electrical Guidance of Human Stem Cells in the Rat Brain”。该成果是世界上在生物体内首次成功应用电信号激活和诱导移植干细胞的定向运动,被认为是电刺激应用于再生医学研究及后期临床应用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2017-07-20
  • Science子刊:科学家发现检测早期胰腺癌新方法,灵敏度达87%,特异性达98%

    上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刊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Kenneth Zaret教授(研究通讯作者)和梅奥诊所的Gloria Petersen博士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与PDAC有关的标志物蛋白,与过去已知的一个标志物蛋白结合使用,检测的特异性高达98%,灵敏度也能达到87%!
    2017-07-20
  • Cell子刊:想要减肥和长寿,进食时间很重要

    Cell Metabolism上报道美国德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更准确地回答为什么限制热量的饮食促进长寿等难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实验室小鼠自动给食系统。该系统揭示出之前的研究在白天喂食的缺陷,强化了进食的时间比摄入的热量更重要的观点。
    2017-07-20
  • 最新成果!NgAgo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但不是通过“基因编辑”

    自去年5月以来,NgAgo技术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等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的论文能否重复的争论仍没有最终定论。虽然能否用于基因编辑还存在疑问,但近日中国科学家们又发现了NgAgo的一个新功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