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让T细胞攻击肿瘤,miRNA扮演“开关”角色

    Micro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长度只有20-30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 分子。20年前,当miRNA被发现时,科学家们认为它是RNA降解的产物。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它们的功能。近期,科学家们发现,一个MicroRNA分子——Lethal-7,负责控制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手活性。当它们存在是,T细胞处于非活跃状态。当它们消失后,T细胞会分化成“超级杀手”。
    2017-08-22
  • Science子刊:免疫细胞“呕吐”,阻止病原菌感染

    致命真菌入侵人体,会“绑架”白细胞,并将它们作为在机体内传播的“交通系统”,从而感染大脑。近期,科学家们发现,巨噬细胞存在一种呕吐机制——Vomocytosis,通过调控关键因子启动这一机制,我们有机会阻止病原体在机体内的大范围传播。
    2017-08-18
  • Nature:新型DNA标签证实血液中细胞发育树的存在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用一种遗传条形码来标记干细胞,精确地跟踪细胞的发育轨迹,表明从多能干细胞开始的经典分层发育树确实存在于造血系统。相关文章于8月1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上。
    2017-08-19
  • STM封面:测序方法TEC SEQ让癌症的血液检测又往前一步

    Johns Hopkins Kimmel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于8月16日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报道他们运用“靶向错误校正测序”的基因组测序方法开发了一个能测试血液中微量肿瘤特异性DNA的检测,已经用它来准确识别138人中超过一半患有相对早期的癌症。
    2017-08-18
  • Nature:甲醛这种毒,我们身体不仅能产生,还知道如何“变废为宝”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MRC)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甲醛,同时也是我们机体细胞内一种重要反应——“一碳循环”的副产物。这个循环利用维生素-叶酸创造细胞维持功能和增殖所需的DNA和氨基酸。这项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2017-08-18
  • 生物探索 | 检阅:走向国际舞台的金磁生物

    金磁服务万家、科技温暖人生,崔亚丽董事长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国内率先将金磁微粒技术应用于医学诊断领域,金磁生物是代表中国西部体外诊断产业的一面旗帜,也是源于一带一路起点城市西安的代表性民族品牌企业。
    2017-08-17
  • 不能再让“熊孩子”晚睡了,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可不能让“熊孩子”再晚睡了,近日,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儿童睡眠不足,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想要让孩子远离糖尿病,父母不仅仅要关心他们的饮食,还需要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睡眠。
    2017-08-17
  • ELISA技术服务

    启因生物采用biorad公司 imark设备检测ELISA结果OD值,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017-08-16
  •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或许是大脑 | Nature子刊

    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近期,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上的文章——A neural link between generosity and happiness揭示:慷慨、大方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在“赠人玫瑰”的同时大脑会收获愉悦感。
    2017-08-17
  • 丙肝新药Mavyret究竟有多牛?短短8周病毒清零!

    艾伯维的研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Michael Severino博士表示:“Mavyret让医生与患者有了全新的治疗方案。它高度有效,有潜力在短短8周之内治愈大部分丙肝患者,而不用考虑病毒的基因型。”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