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40年吸烟史的他是如何在美国医生的指导下躲过“肺癌”的?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推荐所有55~80岁且吸烟≥30包年的当前吸烟者,和戒烟≤15年的已戒烟者每年接受一次小剂量CT筛查肺癌,这个标准提高了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的上限(74岁)。
    2017-12-11
  •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 研究了低级别儿童脑瘤基因融合上的差异

    研究人员对儿童低级别神经胶质瘤(简称PLGG,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肿瘤)进行研究,在突变基因结合其他基因上发现该类儿童肿瘤生物学上的差异。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医生更加精准的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2017-12-11
  • 吃8个星期高脂肪饮食也不见胖!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在人类中,饮食中脂肪过多是导致肥胖的常见原因。但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的研究中,吃8个星期高脂肪饮食的小鼠体重却能不增加。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2017-12-11
  • 诊断后吸烟降低 肾细胞癌相关生存率

    研究表明,吸烟与泌尿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有关,如尿路上皮肿瘤、前列腺癌等。但之前的研究尚未提及吸烟对于肾细胞癌(简称RCC)的影响。
    2017-12-08
  • 如何预防癌症之6个“最”!

    癌症为什么可怕?因为80%的肿瘤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治愈率只有20%。若在癌症早期发现,治愈率可提升到80%以上。幸运的是,对国人威胁最大的前6种癌都已经有了确切的筛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早期癌,提升治愈率。做对防癌筛查,远离国人最常见的6种癌症。
    2017-12-09
  • 突破性进展!Cell:不切割DNA的CRISPR技术,可治疗多种疾病

    这是CRISPR领域的又一项突破性进展!最新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无需切割DNA双链,通过激活基因表达”来实现基因组编辑的新CRISPR技术。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证实,这一新技术能够在小鼠中被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疾病,有望绕过现有基因编辑技术治疗人类疾病的主要障碍。
    2017-12-09
  • 【精彩辑录】P4China 2017 深度聚焦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圆满落幕

    日前圆满收官的P4 China 第二届国际精准医疗大会(11月30日-12月2日,广州生物岛金域医学总部学术报告厅+广州星河湾酒店 ),聚焦“挖掘生物标志物与大数据在临床肿瘤的应用价值”主题,吸引了800多位业内同仁赴会学习交流。大会邀请了66位来自精准医疗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与科学家,就分子诊断、基因组学、液体活检、伴随诊断、医学大数据技术研究等精准医疗一线热点问题,提出了他们的专业洞察和建议。
    2017-12-08
  • 肝癌=死刑?!她说:“当时我的肝脏里长了其他东西……”

    不同于其他肿瘤,肝癌的病因研究得已经较为细致,而肝癌的发生、进程也总有迹可循。躲开致病的高危因素,常常就可以躲过肝癌。但问题是:你躲不开。
    2017-12-08
  • 又出抗癌新证据!“神药”二甲双胍,2017又是“业绩满满”

    “神药”二甲双胍又出抗癌新证据!12月6日,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加拿大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证实,二甲双胍不仅能够防止乳腺癌细胞形成多药耐药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还能够逆转已出现的MDR。
    2017-12-10
  • 空气污染严重时运动无益!《柳叶刀》:锻炼环境很重要

    12月5日,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的一项研究中,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在街道上,短期接触交通废气就能“抵消”散步2小时对老年人的心脏和肺带来的积极作用。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