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叶刀:每天摄入钠低于5g,不会增加健康风险

    摄取过多的钠元素易导致高血压,甚至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心脏病和中风。而食盐是饮食中钠元素的主要来源。现在,一项最新研究给出一个“阈值”: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除非每天钠摄取量超过5g(相当于2.5茶匙的盐),否则钠的摄入不会增加健康风险。
    2018-08-15
  • 化敌为友?Cell杂志报道“剑走偏锋”的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级细菌”,这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传染病治疗的忧虑。近日,《Cell》期刊一篇最新研究给出了新的对策:日常的膳食元素或许能解决致命的细菌感染,并使细菌与宿主化敌为友。
    2018-08-14
  • 华人Nature子刊:青光眼是可治愈的免疫疾病

    青光眼是一种困扰全球近7000万人的普遍性疾病,可损害视网膜和视神经并导致失明。目前对这种疾病的起源知之甚少。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近日发现,青光眼实际上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或可通过阻断自身免疫活动来开发治疗方法。
    2018-08-21
  • Nature Genetics:巨脑回儿童基因突变的确定

    巨脑回畸形是人类最严重的发育性脑缺陷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智力严重受损,自己无法走路或自理。被诊断患有此罕见疾病儿童的预期寿命仅为10年左右。近日,研究人员发现α-N-连环蛋白基因(又称CTNNA2)的突变或是引发该病的原因。
    2018-08-13
  • 双靶标CAR-T细胞——实体肿瘤的克星

    西雅图儿童医院最近开展了一项名为STRIvE-01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试验,该试验适用于伴有EGFR蛋白表达的实体瘤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在第1阶段试验中,双靶标的CAR-T细胞将更好地靶向儿童肉瘤、肾肿瘤和神经母细胞瘤等实体肿瘤中的EGFR蛋白。
    2018-08-12
  • 出国看病:从肠癌辅助化疗时间,看中美医疗差距

    结肠癌是我国第三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逐年攀升。中美跨境医疗领航者汉鼎好医友介绍,结肠癌也是出国看病患者最常见的病种之一。结肠癌手术属于局部治疗,术后往往需要辅助化疗。那么,辅助化疗时间需要多久呢?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时间缩短至
    2018-08-10
  • 48个急需境外新药优先上市,出国看病迎来2.0时代

    “药品可及性问题,是患者选择出国看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美跨境医疗行业领航者汉鼎好医友指出。 但今年,中国药品审批改革频频提速。近日,CDE官网公布了《关于征求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名单意见的通知》,48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有望优
    2018-08-10
  • 动起来!研究证明活动身体可以降低老年人患心脏病的风险

    众所周知,不运动是心血管疾病或由于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更甚。最新研究表明,60岁出头的人不要久坐,适度的体力活动更有益于健康。
    2018-08-11
  • 两篇Science!施一公、颜宁课题组发表“结构生物学”最新成果

    8月10日,施一公、颜宁同时在《Science》期刊发表了各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两位学界大咖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8-08-10
  • 3篇高分文章,10x Genomics带你玩转分化再生研究

    10x Genomics单细胞转录组技术推出后,因其通量高、样本制备简单、一个文库可得到数千个细胞转录组数据等优势而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被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
    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