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Science:一死亡基因的表达导致FSHD疾病发作
如果将人类的基因组比喻成一本书,那么这本书的编排并非如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精良,而是充斥着不少错漏,因为基因组中存在一些垃圾信息――人类长期演化过程中存留下来的“死亡基因”或“无效基因”。 来自荷兰和美国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
2010-08-23
Immunity:识别哮喘发生的分子机制
生物谷Bioon.com:据发表在Immunity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德国科学家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哮喘的发生机制。这项新发现表明,基因调控分子IRF4在Th9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而Th9细胞则是哮喘这类慢性疾病的主要影响因子。 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哮喘慢慢由罕见的肺
2010-08-24
Nature:基因敲除大鼠模型成功建立
8月11日,Nature在线发表了华裔科学家应其龙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首次成功的获得了基因敲除大鼠,这是世界上第二种完成基因敲除的动物模型,该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人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 小鼠基因敲除技术是研究许多新基因的重要工具,因此这项研究成果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这一
2010-08-24
PNAS:毛囊的基因可能用于追踪生物钟
一份报告说,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可能被记录在了一些被拔下来的头发的根部附着的细胞中。Makoto Akashi及其同事把4位受试者的睡眠与觉醒的模式与从受试者的头皮或胡须上拔下的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从而测试人类毛囊细胞中的生物钟基因表达是否反映了一个人的昼夜节律。这组
2010-08-24
PNAS:发现偏头疼相关基因NBCe1
日本研究人员在2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一个与偏头疼有关的基因。该成果有助于了解偏头疼的发病机制,并为以该基因为靶向开发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 东京大学讲师关常司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在NBCe1基因异常的人中,很多都有偏头疼症状。进一步的细胞培养发现,
2010-08-26
Science:细菌毒素蛋白可直接修饰泛素蛋白的致病机制
人类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与细菌不断“斗争”的历史。然而,我们并未“知己知彼”。 近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邵峰及其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细菌毒素蛋白可以直接修饰泛素蛋白的致病机制。该机制的发现将为抗菌类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策略性的提示,这对掌握和了解病原细菌致病
2010-08-26
Nature:第一种αN甲基转移酶被发现
Alpha-N 甲基化是一种不寻常的“转录后”修饰,在其中,蛋白的氨基酸末端残基被甲基化。人们对其功能知之甚少,尽管在一个例子(即“Ran鸟嘌呤核甙酸-交换因子RCC1”)中甲基化是其与染色质结合所必需的。30多年前曾有人提出,也许存在一种真核α-N-specific甲基转移酶,
2010-08-26
Current Biology:拟南芥中与抗寒相关的SPT基因
生物谷Bioon.com 讯 8月12日,英约克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研究人员报告说,研究表明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在如果缺失一种基因,它会更好地生长。这一发现为延长农作物春秋两季的生长时间提供了新思路。成果发表与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他们共同发现一种代号为SP
2010-08-16
AJHG:有助改善遗传性眼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德国雷根斯堡大学近日发表公报说,其研究者与美国同行发现了导致色素性视网膜炎等遗传性眼部疾病的基因性病因。该成果有助于改善遗传性眼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人类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可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它们能接受外界光线刺激并产生电脉冲到达大脑,最终形成视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损坏是典
2010-08-16
Nature Genetics:帕金森氏症与人体免疫系统相关
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最新发现,人体内一个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基因可能在帕金森氏症病情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一发现为探索人体免疫系统与帕金森氏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依据。 美国纽约州沃兹沃斯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对2000多名帕金森氏症患者和2000名健康人员进行研究。他们发现
2010-08-17
首页
3737
3738
3739
3740
3741
3742
3743
3744
3745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