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植物对线虫抗性研究

    地上与地下生物的相互联系是当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而大气CO2浓度升高是未来发生的一种趋势。由于茉莉酸诱导抗性途径产生的系统防御信号能够贯串植物的地上、地下部分,因此研究植物的茉莉酸诱导抗性途径可以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地下线虫为害有机的联系起来,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如何通过植物
    2010-01-26
  • Nature:巢寄生中寄主与入侵者怎样斗智斗勇

    专题:Nature报道 美国黑鸭 被巢寄生鸟当作目标的很多鸟类已学会拒绝寄生鸟的卵,但它们却很少有排斥寄生鸟的幼鸟的――如果这些幼鸟得以孵化出来的话,即便这些幼鸟与它们自己的幼鸟在大小上的差别显而易见。同一物种内的寄生是较为罕见的一种巢寄生形式,在其中幼鸟拒绝的确会发生。 研究人
    2010-01-15
  • Science:鱼类会对同伴做出惩罚

    专题:Science报道 Amblyglyphidodon和Labroides dimidiatus. 来源: Richard Smith 据1月8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一项对清洁鱼的最近的研究披露了这些鱼是如何参与某种方式的第三方施罚行为的。在这种方式中,表面看来没有关系的旁
    2010-01-08
  • Envir. Biology of Fishes:李仙江流域发现华吸鳅两新种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所生态系统与地理学研究组科研人员在整理采自于云南李仙江流域华吸鳅鱼类标本时发现,该区域存在4个迥然不同的物种,它们在口部结构、体色、侧线鳞数目、鳍条数目等方面差别极大,经过与我国及越南红河水系已报道过的华吸鳅物种详尽对比之后,科研人员确定,其中有两个
    2010-01-08
  • Science:珊瑚礁是多元化物种摇篮

    专题:Science报道 珊瑚礁因其令人惊讶的多元性而备受称誉。但新的物种真的是从珊瑚礁那里产生出来的吗?或者如生态学家常常假设的,这些物种是从其它地方迁徙到珊瑚礁中去的。 据1月8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 在一项凸显了保护珊瑚礁重要性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珊瑚礁对新物种的产生
    2010-01-08
  • Biology Letters:鳗鱼祖先是深海鱼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生物学通讯》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文章说,他们通过基因分析发现,鳗鱼的祖先很可能是深海鱼。 鳗鱼生活在河川、湖泊等淡水中,但成年鳗鱼会不远千里到深海产卵。鳗鱼这种独特的洄游行为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释。 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包括鳗鱼科在内、亲
    2010-01-08
  • PLoS Biol:果蝇性魅力大不利于繁殖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雌性魅力平平的果蝇相比,“更性感”的雌蝇承受的痛苦更多。 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大学科学家特里斯坦朗是这项研究的领头人,他表示:最有吸引力的雌果蝇也是个头最大的雌蝇,能产最多的虫卵。因为大量雄蝇的追求,它们孵化的幼虫比那些性魅力不及的同类要少。 朗认为出现这种状况
    2010-01-07
  • PNAS:北美附近海底发现碳封存贮藏库

    地质学家发现了美国和加拿大东海岸以外的几个地点可能成为大型、高效而且容易获取的碳封存贮藏库。 Dennis Kent及其同事发现了美国东海岸附近海底中央大西洋岩浆区的几个区域可能安全地封存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2亿年历史的岩石是由火山玄武岩组成的,它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形成持久的矿
    2010-01-06
  • Science:掠食者辨识能力驱动伪装能力进化

    专题:Science报道 硫磺蛾幼虫 图片来源: Kimmo Silvonen 据1月1日的《科学》杂志报道说,有些动物会伪装自己(如那些使自己看上去像是棕色多节树枝的毛虫),它们这样做并非单单为了伪装,而是为了能够让掠食动物上当。 生物体会用数种方式的形貌来避免被掠食者发现或为
    2010-01-04
  • 水分子与DNA结构

    Water molecules surround the genetic material DNA in a very specific way. Scientists at the 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 (HZDR) ha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