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成功将硅芯片植入人类细胞中

    随着领先的芯片制造厂家开始利用22纳米互补式金氧半制程(CMOS),持续小型化已使半导体产业进入纳米领域。现在晶体管的大小只有几十纳米,这使研究人员能够通过整合纳米电子组件和活细胞来探索生物学和电子的杂合体。虽然研究人员已经进行将活体细胞植入半导体材料的试验,部分研究人员正在做相
    2010-03-22
  • 改造蚊虫唾液腺 让蚊虫叮咬为疫苗接种服务

    日本研究人员改造蚊虫唾液腺,使唾液中含有疫苗成分,经由叮咬为其他生物实施“接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3月19日报道,这项研究或可为防治疟疾提供新思路。 研究发现,小白鼠遭这种虐蚊叮咬后,体内生成相应抗体。 “叮咬触发(人体)保护性免疫反应,(效用)相当于常规疫苗,没有疼痛
    2010-03-22
  • 识别细菌“指纹”:通过物体表面独特细菌组合识别嫌疑犯

    刑事鉴识调查人员有可能使用一个人在接触物体表面之后留下的独特的细菌组合从而识别犯罪嫌疑人。Noah Fierer及其同事比较了来自计算机鼠标和键盘上的细菌以及它们的主人手上的细菌、其他键盘上的细菌以及超过250个手上细菌群落的数据库。这组科学家发现,一台计算机表面上的细菌组合通常
    2010-03-16
  • 模仿大自然的“人工叶子”的蓝图

    2010年3月25日旧金山-- 科学家今天展示了一种制造长久以来寻求的人工叶子的设计策略,它可以利用大自然的用阳光和水制造能源的能力,这称为光合作用。他们说,这种基于天然叶子的化学和生物学的新方法可能带来人工叶子的可行的原型,它们能够捕捉太阳能并用它有效地把水变成氢燃料。 他们
    2010-04-06
  • 日本成功利用患者体细胞再生血管瓣膜

    日本国立循环器病中心与日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共同开发出了利用患者体细胞再生血管瓣膜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再生的血管瓣膜移植后不会出现排斥反应。研究小组目前正尝试为患有心脏疾病的狗再生心脏瓣膜,以期在积累足够经验后应用于人类。   研究小组把2厘米大小的硅胶按心脏瓣膜的形状制成“模
    2010-04-01
  • 全细胞催化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工程菌株

    有机磷农药对于防治农业虫害具有经济、高效、方便的特点,一直是国内外广泛生产和使用的农药产品,其广泛使用无疑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但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已经危及到人们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因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因此,迫切需要建立
    2010-04-14
  • 利用光合作用海藻细胞成功生成微弱电流

    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4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可进行光合作用的海藻细胞生成了微弱的电流,被认为是在生产清洁、高效的“生物电”历程中迈出的第一步。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所谓光合作用是指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等利用叶绿素,在阳光的
    2010-04-15
  • 科学家用新技术解析细胞表面聚糖

    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表面都覆盖着密集的糖分子,这些糖分子在人体的发育及疾病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到目前为止了解这些“聚糖”的组成对科学家们来说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近日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芯片微阵列技术和一种他们称之“散弹糖组学”(shot
    2010-12-19
  • 《自然》:酵母细胞“生物电路”研制成功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瑞典和西班牙科学家使用转基因酵母细胞制造出了能够互相交流的“生物电路”,未来,科学家有望使用人体细胞构建出更复杂的系统,来检测人体健康状况。相关研究发表在12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作为欧盟“分子计算机”项目的一部分,瑞典
    2010-12-18
  • Plant Physiology:研究植物化学成分和植物细胞壁结构新方法

    为了更好地将植物转换成生物燃料,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以及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采用不同的显微方法,深入到百日草叶片细胞的深处,在纳米尺度研究出这种最常见花园植物的化学成分和植物细胞壁结构。该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植物生理学》(Pla
    20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