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DNA损伤修复新技术有助研发抗衰老护肤品
日本佳丽宝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促进修复由活性氧导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的技术,应用该技术,有望研发出更为高效的抗老化护肤产品。 DNA损伤是造成皮肤老化的重要原因,它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一个是紫外线照射,另一个就是活性氧,后者可以使DNA的碱基被氧化。
2010-09-25
纳米车可直接向癌细胞投放药物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化疗是当前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不过它也存在一些不良副作用,例如恶心反胃、肝毒性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特拉维夫大学的丹皮尔、利莫纳马格利特和同事们已经研究出一种可以直接把化疗药物输送到癌细胞,避免与健康细胞发生互动的“纳米车”,这种方法可在增加化疗效果的同
2010-09-25
美华裔科学家用基因标靶疗法治癌获突破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洛杉矶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简称UCLA)华裔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登上权威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教授周正洪、吴若萍(Lily Wu),和博士后研究员刘红荣,发展以病毒携带改良基
2010-09-25
英研发出视网膜干细胞移植技术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人类分子遗传学》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利用实验鼠进行了视网膜干细胞的移植,移植后的干细胞可以融入新的视网膜环境并生成视锥细胞,相关技术有望用于治疗视网膜退化导致的失明。 研究人员先提取了健康实验鼠的视网膜干细胞,然后将其移植到患有雷伯氏先天性
2010-09-25
科学家找到大幅提高克隆鼠出生率方法
日本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如果X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异常发挥作用,体细胞克隆小鼠的出生率就会降低,而如果使这个基因不发挥作用,则可大幅提高克隆小鼠出生率。 体细胞克隆即从个体的皮肤等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植入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然后将生成的胚胎移植
2010-09-20
人造血:踩在科幻与现实的门槛上
生物谷Bioon.com导读:血是人的生命之源,然而,血液很难储存,而且经常供应短缺,有时还会给人们带来致命的传染病,因此,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人造血变得比以前更为迫切。那么,人造血能否解决上述问题呢? 人造血的优点如下:第一,捐赠的天然血只能保存42天,而且还要冷藏,但是人工血可
2010-09-19
蓝光可促进人造血管增厚
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日前发表公报说,该中心研究人员发现,在动物体内人工制造血管的时候,如果同时给予蓝光照射,血管容易增厚。 该中心一研究小组在狗背部的皮肤下埋入丙烯制的特殊圆筒作为模子。一个月以后,这个直径16毫米的圆筒周围就附着了蛋白质,进而形成血管和瓣膜。研究人员将
2010-08-23
脑膜炎新型诊断方法 一小时实现快速诊断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8月16日刊发新闻公报称,该校与贝尔法斯特社会保健信托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诊断方法,可在一小时内对脑膜炎进行快速诊断。公报称,这一突破性发明对于及时挽救儿童的生命至关重要。 脑膜炎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在数小时内死亡或造成永久性的脑损伤
2010-08-18
激光加速重离子束照射方法 杀灭癌细胞
德国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11日发表公报说,该中心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以新型激光加速重离子束照射癌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可精确控制辐射剂量,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健康组织,还有助于缩小医用重离子束加速仪器的体积和降低制造成本。 该中心与德累斯顿放射肿瘤研究中心合作,用高效激光在
2010-08-13
新技术“观看”人脑 有助诊断早老性痴呆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欧文分校10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借助最新发明的技术,看到人类大脑中通往记忆区域的一条通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及早诊断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 公报说,借助这项新技术,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仪,拍摄到负责大脑记忆的一条通道的清晰图像。研究人员对一
2010-08-12
首页
3615
3616
3617
3618
3619
3620
3621
3622
3623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