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摘要: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包括4个方面,(1)从食品品质-性状-蛋白质-DNA四个层次对中国230份小麦品种的6类49个品质性状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建立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了中国面条标准化实验制作与评价方法,明确了选种指标
2011-07-06
豆蔻酰化的富含丙氨酸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Marcks)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豆蔻酰化的富含丙氨酸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Marcks)是蛋白激酶C最常见的底物,通常被用于检测蛋白激酶C的活性。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发现,Marcks蛋白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11-07-06
小发夹RNA在稀有鮈鲫胚胎中的表达
由小的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介导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网络调控的探讨以及疾病的治疗等方面。
2011-07-06
中国生物克隆技术之父——童第周
正在中国,童第周(T.C.Tung)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小学课本中就有一则关于他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他由于家庭贫困直到17岁才进入中学,以及他如何依靠毅力和勤奋而最终成为一位成功的生物学家。但是在科学界,他之所以被人们铭记和尊敬,则是由于他在
2011-07-06
p16基因与细胞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胡作为 周燕萍 沈自尹 摘要:p16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的G。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p16基因是细胞衰老的关键效应物,是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它通过p16-cyclinD/CDK-RB途径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细胞寿命和端粒(细胞的生物钟)长度,而非激活端粒
2011-07-06
黏膜免疫壳聚糖-多胺转运蛋白D(PotD)DNA纳米微粒对小鼠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定植的
目的: 探讨以壳聚糖包裹的PotD DNA(Chitosan-potD)纳米微粒经鼻黏膜免疫小鼠对肺炎链球菌鼻咽部定植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制备的Chitosan-potD微粒、裸pVAX1-potD重组质粒(裸potD)及pVAX1分别鼻腔免疫小鼠,收集黏膜和血清标本
2011-07-06
轉"全魚"生長激素基因鯉魚及其F1遺傳分析
采用顯微注射方法, 研制出轉"全魚"生長激素基因鯉魚. 比較分析了轉基因鯉魚(P0)獲得性狀多樣性, 篩選獲得具有顯著快速生長效應的轉基因魚個體; 繁殖力參數比較發現, 快速生長轉基因魚的繁殖能力無實質改變. 對F1轉基因魚轉植基因分離和性狀分布進行了遺傳分析, 結果證實轉植基因
2011-07-06
松果体腺、褪黑素与抗应激作用
钟历勇 沈自尹 摘要:褪黑素呈典型的昼夜节律合成分泌,褪黑素激素水平的变化是24h生物钟的探针:褪黑素合成分泌受光/暗循环、视上核以及褪黑素合成过程中的底物血清素(STN)、两个限速酶N-乙酰转移酶(NAT)和羟吲哚-氧-甲基转移酶(H10MT)昼夜节律变化的调控;松果体腺内
2011-07-06
团头鲂Toll样受体3基因的克隆及特征研究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之一。GCRV是双链RNA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irus),G亚型。GCRV主要引起草鱼、青鱼等在鱼种阶段
2011-07-06
慢性中耳炎术后听力改善的临床分析
潘耀平 戴春富 王正敏 目的: 观察慢性中耳炎(chronic otitis media.COM)患者术后听力改善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COM患者148例。术后随访1年。98例患者术中行听骨链重建,术中置入部分听骨赝复物(pa
2011-07-06
首页
2964
2965
2966
2967
2968
2969
2970
2971
2972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