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NAS:人类认知能力在青少年时期迅速发展,大脑的结构-功能耦合扮演着重要角

    通过绘制儿童和青少年大脑发育图,研究者发现,人类认知在青少年期间的快速发育,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前额叶皮质等复杂脑区的结构-功能耦合的长期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和寿命脑研究所的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上。
    2020-01-16
  • Nature子刊:重大突破!新技术可让肝脏实现体外“7天超长待机”!

    肝移植是晚期肝癌病人绝境中求生的最有效手段,但由于供体数有限,加上器官保存技术的限制,每年只有少数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一项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新报告显示,这一困境有望通过一种新技术得到解决。
    2020-01-16
  • Nature子刊:浙大易文组揭示肿瘤生长新机制:代谢酶PGK1糖基化修饰促癌

    快速增殖的细胞,包括大多数的癌细胞在内,优先选择糖酵解产生乳酸的途径,而不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途径来获得ATP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 Warburg 效应。
    2020-01-15
  • Nature子刊:北京大学尹玉新团队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

    恶性肿瘤发展和转移是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博弈的结果。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功能耗竭,从而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
    2020-01-15
  • 癌症放疗的痛苦,未来有望通过FLASH质子放疗解决

    放射疗法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据统计,目前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放射治疗。然而,这一疗法要求患者长时间、大面积暴露在放射线下,往往容易导致人体正常细胞受损,带来脱发、疲倦等副作用。
    2020-01-15
  • 年轻人也要当心!研究发现通宵一晚就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症标志物

    熬夜通宵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最近一项发表在《Neurology》上的初步研究发现,即使在年轻健康的个体中,缺少一晚睡眠都会增加血液中阿尔茨海默症(AD)的一种生物标志物tau的含量,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产生有害影响。
    2020-01-15
  • Nature:为什么女性免疫力更强?也许与B细胞“抗体工厂”有关

    “男女平等”还是“男女有别”这个争论千古的话题,至今也难以给出定论。
    2020-01-15
  • Cell:肠道感染最终引发慢性疾病,这与肠神经元、巨噬细胞密切相关!

    部分科学家认为感染可能会破坏肠道神经系统,从而导致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e, IBS)。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试验,揭示了肠道神经元死亡的原因以及免疫系统的保护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上。
    2020-01-14
  • Nature子刊:想要不运动也能锻炼身体?看Sestrin如何为你的代谢添砖加瓦

    在这个转发收藏加“马克一下”健身妙招就等同于做到了学到了的社会里,梦寐以求的八块腹肌和马甲线似乎很难从你的美梦转移到你的肚皮上。曾经美好的肌肉线条也会随着年纪的增长和身材管理的懈怠而逐渐消散,肌肉质量和力量的丧失也会导致身体工作能力低下,降低你的生活质量。
    2020-01-14
  • Science子刊:轻轻一涂病痛走掉,新型水凝胶预防治疗伤口感染两不误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人体的天然肽防御系统开发了一种新型水凝胶。它可以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杀死多重耐药菌。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