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oS Biol.:艾滋病病毒在体内传播有"帮凶"

    西班牙科学家参与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分子在纵容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传播过程中充当了“帮凶”。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阻止艾滋病病毒扩散的药物,并配合常用的“鸡尾酒疗法”共同打击艾滋病病毒。
    2012-05-02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打造“漂浮”生物燃料农场

    藻类的植物作为生物燃料的一种原料,近年来逐渐受到业内关注。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展示了一项最新技术,利用废水在塑料袋内种植藻类,用来制造生物燃料,同时还可以循环利用废水。
    2012-04-30
  • 线粒体DNA在心脏衰竭中起着关键作用

    据一项由英国国王学院伦敦和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研究证实:心脏自身细胞的DNA在心脏衰竭患者错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中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2012-04-30
  • Science:三类抗生素潜在杀伤力可损伤细胞DNA

    国际著名杂志《科学》Science上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文章中,研究者揭开了三类主要的抗生素潜在的杀伤机制:药物生成了一些破坏性分子,通过一连串细胞事件对细胞DNA造成了致命性的损伤。
    2012-04-29
  • 中国转基因羊问世 借线虫基因打造健康羊肉

    中国科学家克隆出一只名为鹏鹏的转基因绵羊,它含有大自然中的坚果、种子、鱼以及绿叶蔬菜才含有的良性脂肪,能够减少人们患心脏病和冠心病的风险。鹏鹏的体内含有线虫的脂肪基因,它生长得很好,就像一只正常绵羊一样非常健康。
    2012-04-28
  • PLoS ONE:武汉大学科学家解析结肠癌抑制因子

    4月11日,《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发表了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的研究论文,解析了IL-17细胞因子家族成员IL-17F对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2012-04-27
  • 恐龙的悲剧命运由卵生方式决定

    人们常说,猜中了开始,却猜不中结局,然而对于恐龙来讲,它们的开始就注定了其悲剧性的结局,因为卵生的繁殖方式与哺乳动物的胎生相比而言劣势相当大。来自伦敦动物协会的成员,以及苏黎世大学的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导致恐龙灭绝的本质。
    2012-04-28
  • 2012年4月26日 《Nature》杂志精选

    我们对过敏的认识是否错了?过敏反应往往被看作是免疫系统未能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本期Nature上的一篇Perspective文章中,作者强调了这样一个可能性:过敏反应是发挥必要功能的一个系统的过度的或夸大的反应,其作用是保护身体不受有害物质、毒液和外源物等环境毒素的影响。
    2012-04-27
  • 长期服用可卡因会加速大脑衰老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最新发表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长期服用可卡因,会加速大脑灰质的损失速率,从而加快大脑衰老进程。
    2012-04-27
  • 4月20日《科学》杂志精选

    据一项新的遗传学分析,北极熊在大约60 万年前与它们最近的亲族分道扬镳。这些发现提示,该适应了寒冷的物种比以前认为的要古老约5 倍,它们可能比最近所假设的有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北极的情况。
    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