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学者发现胰岛素瘤致病基因

    12月11日,来自上海瑞金医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位于转录因子YY1上的T372R高频突变与胰岛素瘤发病机理相关,为今后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也为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糖尿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2013-12-11
  • PLOS Genetics:咖啡或啤酒可能会影响端粒长度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咖啡和啤酒也可能对你的基因组(端粒长度)有相反的效果。利用一种酵母(与人类共享许多重要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发现,咖啡因会缩短端粒长度,而酒精会延长端粒长度,端粒是染色体DNA的终点,与衰老和癌症密切相关。
    2013-12-11
  • 兰迪·谢克曼:期刊Nature, Science和Cell是如何破坏科学的

    诺贝尔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称他的实验室将不会再向这三大顶级科学期刊递交论文。因为这些杂志牵扯了科学以外太多的东西:出版商的利益,研究者的荣誉及基金申请等,它扭曲了科学进程,鼓励研究人员进行一些华而不实的研究,而忽视真正重要的研究工作。
    2013-12-11
  • 新技术StemEx促使脐带血干细胞在治疗白血病上出现新突破

    近日,由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医务中心肿瘤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实验室里培养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显著改善白血病患者和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能力。这一结论是其在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年会上宣布的。
    2013-12-11
  • 新技术StemEx促使脐带血干细胞在治疗白血病上出现新突破

    近日,由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医务中心肿瘤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实验室里培养脐带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显著改善白血病患者和淋巴瘤患者的生存能力。这一结论是其在一年一度的美国血液学年会上宣布的。
    2013-12-10
  • 新研究发现:染色体的不稳定性与肿瘤异质性相关

    肿瘤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近期,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对三个同系胶质瘤培养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首次发现染色体的不稳定性与保持肿瘤异质性相关,这也为癌症的生长、维持、耐药性奠定了基础。
    2013-12-10
  • 中科院用CRISPR技术治愈小鼠白内障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利用CRISPR-Cas9技术,治愈了小鼠的白内障遗传疾病。这项实验为人类基因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013-12-11
  •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12月)

    Cell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下为本月《Cell》前十名下载论文。
    2013-12-10
  • 曹雪涛院士Nature子刊发表免疫学新成果

    ·由曹雪涛领导院士的一项研究,采用深度测序检测了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和各种树突状细胞(DCs)亚型的miRNA组(miRNomes),并揭示出了免疫反应的一个负调控因子:miR-30b。新研究为深入了解miRNAs在干细胞生物学以及DC亚型发育和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宝贵资源。
    2013-12-10
  • Science: 盘点13种常见的肿瘤抗体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是目前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近期,《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专门讲述肿瘤的抗体治疗,详细介绍了经FDA批准的目前常用的13种抗体靶向药物,包括西妥昔单抗(爱必妥)、帕尼单抗(Vectibix)和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等。
    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