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MA:全基因组测序用于临床仍存在技术挑战

    随着进行人类DNA测序的技术性障碍的减少及其成本降至接近1000美元,全基因组测序(WGS)正日益被用于临床医学。但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将全基因组测序应用于临床仍存在数个技术挑战,包括对个体基因变异的敏感性及准确评估,WGS数据进行全面临床解读等。
    2014-03-12
  • Nat Commun:顾臻博士发布抗癌新技术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顾臻(Zhen Gu)博士开发出一种新技术,首次利用ATP作为分子触发器,将抗癌药物直接导入到癌细胞中,从而提高药物疗效。研究人员利用乳腺癌小鼠测试了这一新技术,结果发现,该技术比其他技术能够明显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2014-03-12
  • 清华大学:连续两篇论文破译组蛋白密码识别新机制

    2014年3月2日和3月3日,清华大学依次在Nature和Genes & Dev上在线发表2篇论文,从结构生物学角度解析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识别新机制,进一步揭开错综复杂的表观遗传调控的神秘面纱,为后续表观遗传因子靶向的小分子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2014-03-12
  • Nature:干细胞研究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

    日前,《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研究人员的一项重要研究,这是研究者首次成功地在成体干细胞中研究了蛋白质合成这一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努力想实现的一个目标。
    2014-03-12
  • 201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各奖项受理项目公示

    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已经结束,我办共收到有关单位和科技专家推荐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1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91项(通用项目154项,专用项目3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01项(通用项目471项,专用项目130项)。
    2014-03-11
  • 酸诱导干细胞合作者要求撤回论文

    最近,日本美国科学家合作在《自然》上发表了的酸诱导干细胞技术(stap 细胞)的论文,引起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但有学者强烈质疑论文的结果。
    2014-03-11
  • PNAS:天才图灵的生物学理论得到证实

    图灵是一位跨多个不同领域的重要先驱,在他唯一的一篇生物学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形态发生理论,力图解释同样的细胞如何分化成为拥有头、四肢和尾部的生物体。现在这一理论得到了证实。这项研究不仅会对生物发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也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2014-03-11
  • 饶子和院士质疑叫停基因检测“一刀切”政策

    饶子和、孟安明、葛均波等多位院士联名提案,对前不久“一刀切”叫停基因检测的政策提出质疑,建议国家制定基因健康计划,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共同推动基因测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用5至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唐氏综合征、先天性耳聋、地中海贫血、宫颈癌等疾病。
    2014-03-11
  • NEJM:基因疗法首次降伏HIV

    日前,一项临床试验日前表明,一种基因编码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安全且有效的。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使用一种名为锌指核酸酶(ZFN)的酶瞄准并破坏了12名艾滋病病毒(HIV)携带者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基因,从而增强了他们抵抗病毒的能力。
    2014-03-10
  • 乳腺癌检查,一篇论文引起轩然大波

    每年一次的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英国权威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激烈争论。作为普通读者,该听谁的意见,还该不该继续做乳腺钼靶检查呢?
    201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