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大学:发布3D扫描获取面部特征新方式

    今年9月6日—12日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计算机视觉欧洲会议上,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团队展示了一种3D扫描获取面部特征的新方式,可以避免这一切,而且使用的设备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装置。
    2014-09-28
  • 科学家用电子芯片技术遥控瘫痪老鼠行走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一种“远程遥控”的老鼠,使用电子植入技术赋予了瘫痪动物行走的能力。实验老鼠背部中间脊髓已经被切断,大脑信号传不到下部脊髓,但是却能通过神经外科植入物传送电流至脊髓神经,使它们能够在跑步机上行走,因脊椎损伤而瘫痪的人士或因此受益。
    2014-09-28
  • 中源协和联合招商银行推出国内首张生命银行卡

    中源协和联合招商银行,推出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的生命银行卡,这是国内首张以存储生命资源为主题的银行卡,该银行卡覆盖的业务包括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存储、基因检测及基因数据存储、免疫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美容抗衰老个性化服务。
    2014-09-27
  • Cell:探秘癌细胞获得永生的第二途经

    维持称作为端粒的染色体末端部分,是能够不断进行分裂的细胞的一个必要特征,也是人类癌症的一个标志。近日,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癌细胞接管端粒维持中的一个过程,从而获得无限期寿命的机制。
    2014-10-07
  • Cell:对抗“癌症之王”的新武器

    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合成的维生素D衍生物可以瓦解保护胰腺肿瘤的细胞屏障,使得这一看似坚不可摧的癌症对治疗药物更加的敏感。这一化合物攻击的是称作为纤维化的一种创伤修复机制,该发现对于诸如肺癌、肾癌等难治性肿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09-28
  • Cell:张锋博士发布CRISPR重要研究成果

    来自Broad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了一种新的小鼠模型,简化了CRISPR-Cas9系统在体内基因组编辑实验中的应用。研究人员成功利用这一新型“Cas9小鼠”模型编辑了各种细胞类型中的多个基因,并构建出了最致命的一种人类癌症——肺腺癌的模型。
    2014-09-27
  • Cell:“阴道细菌”成抗生素药物新宠

    近日的《细胞》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微生物学家Michael Fischbach领导的一项研究:生活在人体内的细菌包含了为一系列类药性分子指定遗传密码的基因,其中包括一种由阴道细菌制造的新抗生素lactocillin。
    2014-09-27
  • 血液测试:癌症早期筛查新工具

    近日,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血液测试可以检测出高血钙的症状,为癌症的进一步检查提供了依据。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结果发现,对男性而言,81%的癌症与高血钙有关,而女性高血钙患者患癌症的概率却很小。
    2014-09-27
  • 香港中文大学发现“小脑萎缩症”第40种致病基因

    脊髓小脑性运动失调症又称“小脑萎缩症”(SCA),是香港的罕见疾病之一,平均每5000位港人中才有一位病患者。近日,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早前发现了第四十种导致 “脊髓小脑性运动失调症”的变异基因,该小组希望可找到更多致病基因,以助研发药物。
    2014-09-26
  • 警惕:边看电视边玩手机或得抑郁症

    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中一边看电视,一边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网。然而,英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类似边看电视边玩手机这种“第二屏效应”会给脑部带来病变,引发抑郁症或是情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同时使用多个电子设备的人,他们大脑中前扣带皮层的体积更小。
    201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