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Genetics:科学家破译金丝猴基因组,解析植食性遗传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诺禾致源共同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金丝猴的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构建,为解析金丝猴适应植食性的分子机制、系统发育和进化提供了遗传基础,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11月2日在线发布于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Genetics上。
    2014-11-04
  • Cell重要测序文章:Y染色体的惊人发现

    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对小鼠的Y染色体进行了一次详尽的测序,揭露了这种数量惊人且生物学复杂的动物,同时提供了一些有关哺乳动物性染色体间激烈的霸主之争的独特的见解。
    2014-11-04
  • 读心术or渐冻人的福音?思想解码器的功能很强大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rian Pasley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发现,所有的神经元在接受刺激传导兴奋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特定的声音频率。该发现有望将人脑内思想转化为文字表述出来,未来某一天可以做到帮助瘫痪人群或者是“渐冻人”们,像演讲一般,轻轻松松的表达出内心想说的话语。
    2014-11-03
  • 2014年CRISPR技术独领风骚 盘点引用最多的论文

    在CRISPR技术的相关研究论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2013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也是目前“研究前沿”中引用最多的两篇文章(引用分别为540和531)。
    2014-11-03
  • Cell Research:“纤毛病”或与一种肿瘤抑制蛋白有关

    多趾、不育、肥胖症、视网膜变性、多囊肾、肿瘤……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疾病已被科学界证实,均与人体细胞上一种叫做“纤毛”的结构发生异常密切相关,而在细胞纤毛形成过程中一种名为“CYLD”的肿瘤抑制蛋白发挥了关键作用。
    2014-11-03
  • 成年人会患多动症吗?

    人们总是认为只有小孩才会有多动症,但是最近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教授却表示,儿童患了多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50%——80%可持续到成年,成为“成年人多动症”患者。目前全国成年人患者约500万。
    2014-11-03
  • 外媒解读为何有人在埃博拉中幸存:基因和年轻

    为什么有的人能从埃博拉中幸存,而有的却不能,这个困扰科学家们多年的疑团终于被解开。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年龄、基因以及自然抵抗力是战胜埃博拉病毒的关键。
    2014-11-03
  • 指纹可判断性格、能力以及基因缺陷

    从指纹的确能看出人的性格和能力,还能看出基因缺陷,利用指纹对先天性痴呆儿进行诊断,在医学上现已是成熟的方法了。指纹中还携带着家族健康史。
    2014-11-03
  • Science :在塞拉利昂埃博拉疫区一线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至2014年10月22日,全球累计确诊和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达9911例,其中4868人已丧命。截至目前,西非—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尚未出现衰退迹象。
    2014-11-03
  • 碳纳米管创造人工细胞膜通道 有望实现精确治疗

    近日由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带领的科研小组创造了一个包含短碳纳米管的离子通道。这些碳纳米管“膜孔蛋白”对于未来健康保健和生物工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碳纳米管最终将用于将药物传输至体内,可以作为新型生物传感器和DNA测序应用的基础,且可以被用于合成细胞的组成部分。
    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