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2014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5项研究重大事件

    在Science近几年评选的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一半以上的成果都来自生命科学领域。2014年,我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所做的工作仍然让世界瞩目,这其中基因测序的研究势头依旧不减,表明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正在迎头赶上。
    2014-12-04
  • BJPsych:个子矮更容易患痴呆

    2014年11月份《英国精神病学杂志》(BJPsych)一项研究表明:老年痴呆患病相关风险与身高呈负相关,且在男性中更明显。这表明个体早年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影响其以后痴呆患病风险。
    2014-12-01
  • 想“长生不老”?听听科学家怎么说

    人类益寿延年的愿望自古有之,中文世界充满了长寿的各种建议,绝大多数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人云亦云。实际上以前对于延年益寿很少有科学研究。最近20年来,寿命和老年健康研究才有实质性进展,而且有少量对于一般人有意义的建议。赛先生因此专门介绍《细胞》最新综述文章,以期去伪存真。
    2014-12-01
  • 癌症的乌龟、兔子、和小鸟

    发现乌龟类癌细胞对癌症的治疗可能有害无益,因为病人会接受不必要的治疗、冒不必要的风险。发现小鸟类癌细胞也没多大意义,因为现在药物无法阻止这类肿瘤的增长。只有兔子类癌症的及时发现对于治疗有指导意义。
    2014-11-27
  • 心理学:种族偏见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

    种族偏见的认知加工过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心理因素、个体经历、群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调节。未来可以结合迭代再加工模型,以杏仁核、前颞叶等重要脑区的研究为基础,深入考察种族偏见的形成和消退机制以及动机对种族偏见的调节机制。
    2014-12-01
  • 放射性药物——黑暗物质的光明面

    在这个全民抗辐射的年代,连手机微弱的辐射都被人嫌弃,放射性药物,还有市场吗?虽然人们对放射性物质还是百般的不放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黑暗物质的光明面越发的光明了。
    2014-11-27
  • 新华社:我国15至19岁青年学生成艾滋病感染高发人群

    目前,青年学生已经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国内报告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而网络交友成为这部分人群感染病毒的主要推手。疾控专家表示,中国艾滋病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为主,更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尤其针对青年学生、男男性接触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
    2014-12-01
  • I型糖尿病儿科患者易出现维生素D异常吗?

    患上I型糖尿病的成人骨密度降低,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在美国多达70%的健康儿童有维生素D异常现象,因此无法达到足够的骨矿物质密度,而I型糖尿病患儿这种风险更大。那么I型糖尿病与维生素D有什么关系?
    2014-12-01
  • Current Biology:老年人的大脑依旧灵活

    布朗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老年人并不缺乏学习所需的大脑灵活性,只不过他们不能很好的过滤掉不相干的信息。这项研究发表在11月26日的Current Biology杂志上。
    2014-12-01
  • Science:首次明确如何控制免疫反应的大小

    《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模型来预测免疫系统对于感染和疾病的反应强度,第一次明确了如何来控制免疫反应的大小,这对于我们理解如何操控有害或有益的免疫反应来改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