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INC-Seq:提高纳米孔测序准确性的新方法
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GIS)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称为INC-Seq,能够提高牛津纳米孔技术公司掌上测序仪MinIon的测序准确性。目前他们正努力改进该方法,将它应用到复杂样本的16S测序、RNA测序以及基因组复杂区域测序等中。
纳米孔测序
2016-08-26
肌钙蛋白 I(cTnI)介绍及临床意义
心肌钙蛋白I是一种收缩蛋白,仅存在于心肌中。它是肌钙蛋白复合(I、T、C) 三个亚单位中的一个,并与原肌球蛋白在肌原纤维的细丝里结合成肌动蛋白。
肌钙蛋白
I
cTnI
明德生物
2016-08-25
泛生子荣登2016投中产业榜“最佳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案例TOP10”
2016年8月15日,由投中集团举办的主题为“变革驱动中国”的2016中国投资年会在深圳召开,并发布年度重要榜单——“投中2016年度中国VC/PE产业榜”等。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荣膺“最佳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案例TOP10”,是其中唯一一家聚焦精准医疗、专注癌症全周期基因诊疗的企业。
泛生子
投中产业榜
生物医药
2016-08-25
基因检测:快速鉴别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发表在《JAMA》上的这项研究,发现了这两个称为IFI44L和FAM89A的基因只有当发生细菌感染时才转换至“开放”状态。这方面的知识使得医生可以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并确定严重感染的早期病例,后者可能是致命性的。
基因检测
病毒
细菌
2016-08-26
甲亢糖尿病高血压 得了这些病依旧可生育
女性患有甲状腺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慢性高血压等慢性病,受病情和药物的影响,对胎儿的发育不利。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患者们无法实现当妈妈的心愿?未必如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产科谭剑平副教授指出,患有上述疾病的女性在确保自身健康的前提下,依旧有希望安全生育。
生育
2016-08-26
质疑:肥胖真的与微生物组有关么?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微生物组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比如消化食物、合成营养物质和抵御疾病。包括肥胖在内的许多人类疾病似乎都与微生物组失衡有关。然而mBio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为铺天盖地的微生物组热潮泼了一盆冷水。
肥胖
微生物
细菌
2016-08-26
德国科学家揭示脑神经细胞产生机制
德国科学家9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脑神经细胞产生的机制。新发现意味着人们有可能控制脑神经干细胞分化成脑神经细胞的过程,这为脑瘤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神经元
2016-08-26
“140岁”小鼠!抗衰老“神药”雷帕霉素能否让人类实现“长寿梦”
一直以来,抗衰老和长寿相关的研究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两年,二甲双胍因被FDA批准进行抗衰老临床试验迅速“蹿红”。而事实上,一款名为“雷帕霉素”的免疫抑制剂顶着抗衰老“神药”的头衔已经走过了6年时间。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这一药物能够延长中年小鼠60%的寿命,且在实验中,最“年长”的小鼠活了1400天,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就像活了140岁。
衰老
雷帕霉素
2016-08-26
NEJM:新界定!这8种癌症也与肥胖有关
8月2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题为“Body Fatness and Cancer — Viewpoint of the IARC Working Group”的文章指出,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确定了另外8种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癌症类型,分别为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卵巢癌、脑膜瘤、甲状腺癌和多发性骨髓瘤。
NEJM
癌症
肥胖
2016-08-28
Nature:乳腺癌的标志分子会自行转变
美国麻省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的分子特征HER2阳性与阴性之间是可以自行变化的,这导致肿瘤有混合的细胞群体,需要用几种类型的治疗药物来处理。这篇研究文章于8月24日在Nature在线发表。
乳腺癌
分子标记
HER2
2016-08-26
首页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14
1315
1316
1317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