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大脑和老化的大脑,哪个更好?结果未必是你想象的……

    最近发表在《认知科学趋势》上的一篇文献中提出,自然老化的大脑其实有其可取之处。具体来说,就是更具有创造力,且在处理非常规问题上的表现更好。这些特质,使得长者能够作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在现实社会中显然远比“拼速度的聪明”更有优势。
    2016-11-27
  • 你的出生年份决定了患流感的风险

    一项针对亚洲和中东人士的新研究表示,你的出身年份可能预示着你将会患上哪种类型的流感。研究人员发现出生在1968年之前的人比出生于1968年及以后的人们患上某种特定流感的风险更小,这是因为年纪较大的这些人在孩提时代更容易受到一种相同细菌的感染。
    2016-11-23
  • Nature:华裔新锐将单细胞成像和CRISPR结合揭示细胞历史

    单细胞研究新锐,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华裔青年科学家蔡龙将CRISPR和单细胞成像相结合创造了MEMOIR这个方法。该技术可以记录动物细胞的生活史,它们与其它细胞的关系、通信模式和塑造了它们的重要事件。相关文章11月2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上。
    2016-11-23
  • 诊断心力衰竭:NT-proBNP vs. BNP

    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生命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几乎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后期,都会导致心力衰竭。
    2016-11-22
  • 活久见!PNAS:虽预期寿命延长,但男性还是会“拖后腿”

    11月21日出版的PNAS网络版上的研究发现:虽然人类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但男性的寿命依旧落后于女性。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是人类所独有的,而是体现在所有的灵长类动物家族中,灵长类动物中雄性普遍要比雌性的寿命更短。
    2016-11-27
  • 10年,中国数字病理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2006-2016,十年间中国数字病理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2016-11-22
  • 肠道微生物影响新陈代谢:一样的饮食,不一样的体重

    11月18日,来自于美国国家食品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Nature子刊《The ISME Journal》发表一篇文章,揭示了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关联。他们发现,当把肥胖人群的微生物移植至小鼠体内,会使得小鼠体重增长明显超出其他移植了正常体重人体内微生物的小鼠。
    2016-11-26
  • 华东师大发现糖尿病人伤口难愈合新机制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赖玉平课题组揭示了糖尿病伤口难愈合的新机制,为糖尿病伤口愈合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2016-11-23
  • Nature重要发现:大麻通过线粒体 控制你的记忆

    最近在《Nature》发表的一篇文章,巧妙地将所有这些细微之处结合在一起,甚至通过切换线粒体和其他细胞区室之间的大麻作用位点,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出路。
    2016-11-24
  • 关于耳朵的10个事实真相

    不是说你的耳朵也能品尝食物的味道,但是它们确实有把味道信息传递到你的大脑的功能。有一种神经分支叫做鼓索神经,正好穿过中耳,正是它连接了舌头表面的味蕾和大脑。
    201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