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新浪医药采访史立臣:2017年制药企业、商业企业如何把握新政策
两票制、营改增、一致性评价……2016政策频发,对于药企而言,既有风险,也有挑战,更多的是机会。对此,新浪医药演播室特别邀请北京鼎臣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史立臣先生分别就目前国内制药企业、商业企业如何把握新政策、顺应新潮流,做好营销升级转型展开交流。
医药营销
医药管理
史立臣
2016-12-14
芬兰成功开发生物标志物技术,将显著提升慢性病预防水平
芬兰国家创新资助局发布消息称,芬兰Brainshake公司开发的血液生物标志物技术,可使通过血常规检测获得的生物数据规模扩大50倍,将对慢性病的预防产生积极影响。
生物标志物
慢性病
2016-12-16
百亿基因检测市场不好啃
近年来中国的基因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各类基因检测公司涌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国内一线城市与基因相关的创业公司不下百家,90%是初创期公司。
基因检测
2016-12-15
说话要用到大脑中两张“网”
美国纽约大学12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校研究人员发现,人类言语工作记忆系统中用来存储和处理信息的神经结构比预想的复杂,负责信息处理的网络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这一发现对创建更智能的人工智能系统,如语音翻译工具,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语言
神经
2016-12-15
这9类药物,可引起药物性痛风
临床工作中,我们都知道痛风与饮食密切相关,比如啤酒,海鲜,动物内脏,豆制品,浓茶等,大量摄取,往往会诱发痛风发作。但作为医生,我们必须也要知道,某些药物同样会引起高尿酸血症,进而导致继发性痛风。
药物性
痛风
2016-12-15
Nature:一个神秘分子是抑制结肠癌的关键所在
最近,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免疫学家发现,一个称为NLRC3的蛋白质,对于抑制结肠癌细胞癌变,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项研究是由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免疫学系的Thirumala Devi Kanneganti博士带领完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12月12日的《Nature》杂志上。
结肠癌
癌症
蛋白质
2016-12-15
致病基因可被选择性识别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报道,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开发出可对抗RNA(核糖核酸)造成的疑难杂症的多种精准医学方法。
核算
基因
2016-12-15
神奇的微生物组,竟然与骨质疏松症也有关联?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肠道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新作用,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还不大清楚这些微生物如何影响骨骼健康。现在,一项发表在《PNAS》上的新研究证明了小鼠微生物组定植的时间如何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影响骨吸收和形成。
微生物
骨质疏松
2016-12-15
上海交大:通过7000个癌症基因组分析找到全新靶标
国际著名学术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2017年第一期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张健课题组在变构领域的最新成果,报告其发展了通过大规模肿瘤基因组在蛋白结构上的变构映射精准识别各类型肿瘤全新靶标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的全新靶标PDE10A。
癌症
靶标
2016-12-15
盘点:检验医学知识要点集锦(下)
盘点:检验医学知识要点集锦(下)
检验医学知识
2016-12-13
首页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