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生物院在肺癌CAR-T细胞临床前评估研究中取得进展

    3月16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Immunology上发表题为PSCA and MUC1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s targets of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的研究成果,在体外肺癌细胞系以及肺癌病人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中,验证了CAR-PSCA和CAR-MUC1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有效性和特异性。
    2017-03-21
  • 好医友获A轮融资4000万美元,联合“汉鼎宇佑”布局国际大健康生态圈

    近日,美国加州健康科技集团(好医友)正式获得“汉鼎宇佑集团”4000万美元A轮融资,企业目前估值2亿美金。作为2017年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重磅投资,消息引发了各方媒体、医疗界、投资界广泛关注!
    2017-03-20
  • 柳叶刀:心脏病高发要怪“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3月18日,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有趣的研究。来自新墨西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南美洲一些生活方式相对原始的少数民族,罹患心脏病的风险要比美国人低上5倍!这项结果暗示,城市生活并不利于心脏健康。
    2017-03-21
  • Science:炎症会促使肠道微生物进化

    欧洲的科学家们发现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能激活细菌内的噬菌体,从而帮助帮助感染了细菌的病毒传播给其它菌株,并提高它们的增殖成功率。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病毒中遗传性状的编码特点,如毒力增强,而且也指出了如果用一种疫苗来减轻炎症,也许能帮助治疗某些感染。
    2017-03-23
  • TED演讲 | 你所不了解的“安慰剂”效应

    本期讲者Eric Mead先生是一位魔法师,通过一个小魔法向我们展示安慰剂效应是如何起作用的。他的演讲提到,药片的形状事实上会影响安慰剂效果,人们倾向于认为将囊比片剂更有效,而针剂又比胶囊更有效……
    2017-03-20
  • NEJM重磅齐发:临床试验一成一败,干细胞治疗还能好吗?

    3月16日,两篇有关干细胞临床试验治疗黄斑变性的文章同时发表在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但是他们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2017-03-21
  • 80后首富王麒诚投资好医友,创始人是85后传奇华人

    看病难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专家号挂不上太正常了,毕竟优质的医生是稀缺资源。如果有一天告诉你,现在不仅多出了一万名优质医生,还是来自美国的专业人士,可以让你在中国就享受到他们的服务,是不是会让你格外惊喜?
    2017-03-20
  • “美国优先”但“科学没优先”——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科学预算引极大争议

    美国白宫日前公布2018财年联邦政府预算纲要报告,引发轩然大波,其中科学、环保项目遭猛砍,成为预算案的最大“输家”。
    2017-03-21
  • Science:世界上第一个全身PET扫描仪,有望助力药物研发

    如今,来自于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正致力于研发世界上第一台全身PET扫描成像仪,它可以实现身体的3D成像。他们认为,这一更精确、全面、灵敏的显像技术,将推动我们对机体的认知,同时它可以监测药物、毒素等物质在体内的实时动态反应。
    2017-03-21
  • 器官冷冻长期保存或成现实

    “我们研发了一种给冷冻组织快速加温的独特技术,它不会损害组织细胞的活性。”明尼苏达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机械工程系教授约翰·碧绍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无疑克服了移植医学中的一个重大障碍,或使器官冷冻保存成为现实。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