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技术研究
/
全部
基因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
COVID-19
靶向疗法
AI
精准医学
生物工艺
Cell里程碑!新分子逆转“衰老”,未发现任何明显副作用
抗衰老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领域。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找到“青春之泉”。日前,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再次获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来自荷兰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发现了一种分子能够选择性地破坏衰老细胞,逆转衰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用该分子处理小鼠超过10个月的时间,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Cel
衰老
2017-03-25
Nature惊人发现:改写教科书!肺的新功能——造血
生物学总处在变化中!人体还有新器官、第一个不需要引物的 DNA 聚合酶、小脑不仅控制平衡,这些新发现不断在改写着教科书。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们又有了新发现。他们发表在Nature上的成果首次揭示了肺部一项先前不为人知的功能——造血。
Nature
教科书
肺
血液
2017-03-24
昆医附一院远程会诊中心为患者开出首张“国际”药方
昆医附一院院长王昆华介绍,这是该院引进的“好医友美国卫星诊所”项目,可以通过线下院内医生、患者出席会诊,与美国医生进行“面对面”的视频沟通,以“医生对接医生”的专业模式开展远程会诊。
昆医附一院
远程会诊中心
2017-03-23
同济大学Cell Rep发文:一种因子能提高iPS细胞基因组稳定性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年轻和年老组小鼠的皮肤细胞诱导成iPS细胞系,发现年老组iPS细胞的基因组稳定性下降,NHEJ修复能力下降,但HR修复能力不变。研究表明对于提高年老组iPS细胞基因组稳定性,重编程起始时联合运用OSKM和Sirt6将是一个有效可行的方法。这一研究将为利用iPS细胞修复老年患者的受损器官或组织铺平道路。
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DNA损伤
2017-03-26
女性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贝勒医学院、德克萨斯儿童医院、以及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基因的突变,为女性不明原因的不孕不育提供了线索。文章发表在3月20日的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不孕不育
基因突变
2017-03-25
东北国际医院启动中美远程会诊,中美专家共研疑难肿瘤病例!
2017年3月22日上午,东北国际医院-国际会诊中心正式启动“好医友中美远程会诊”项目,依托卫星诊所远程科技,准时连线美国精准癌症医学领头人——内德·贾瓦迪博士(Dr Nader Javadi,M.D),共同展开了一场中美疑难肿瘤病会诊。
东北国际医院
中美远程会诊
2017-03-23
Science子刊:无需去医院!利用智能手机就能检测精子质量
文化、费用、资源等因素往往使男性生殖检测不容易进行。近日,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进行精子检测,仅仅使用智能手机和简单的光学设备,就可以评估精子的浓度和运动能力,并且准确度高达98%。
生殖
精子
智能手机
2017-03-24
未来医药营销三大模块深度解读
无论国家的相关政策怎样严厉,都不会对合规的市场行为进行打击,国家治理医药购销领域是打击商业贿赂行为,而不是打击市场行为。
医药
市场
营销
2017-03-23
医药市场未来会划分出三大专业模块
随着国家政策推行和医药行业的自发调整,未来医药商业结构中各要素会重新组合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医药
市场
商业
2017-03-23
昆医附一院远程会诊中心为患者开出首张“国际”药方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你好,内德·贾瓦迪博士,我这里有个本地女性患者,患有腹膜间皮瘤,手术后1年半复发。目前使用化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大好,您怎么看?”“如果化疗药物不好的话,可以换一种方案。比如使用基因测序,从而使用靶向药物治疗。”3月22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昆医附一院)远程会诊中心启动仪式上,该院专家通过直接与美国专家的直接视频会诊,为一名肿瘤患者开出了“国际”药方。
昆医附一院
远程会诊中心
患者
药方
国际
2017-03-23
首页
999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9
页
38985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