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研究
产业动态
人物访谈
活动发布
首页
/
人物访谈
/
全部
大分子药物
小分子药物
生物技术
体外诊断
免疫治疗
AI
基因治疗
投资机构
青年科学家之困,调查显示高达65%的人考虑过放弃研究!
此外,约1/3的人感觉对他们的评价完全基于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另外1/3的人表示,他们发表过自己并不感到自豪的论文;16%的人表示,他们曾在科研中抄近路。而且,有高达65%的人表示,他们考虑过放弃研究。
科学家
科研
2016-11-27
生物医药投资战场火爆 VC与上市公司各自为阵
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趋紧尾声,投资热点开始从商业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转移。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就是各路资本逐鹿的战场,这个领域的投资相对更加专业,投资周期也更长,并且相对收益率并不会像互联网那么高,但是它仍然受到了众多投资机构的热捧。生物医药的投资并购是否存在过热的现象?
生物医药
投资
VC
上市
2016-11-28
Carl H. June收到了一封神秘来信,揭开了MUC1-CAR-T实体瘤应用背后的暗流涌动
CAR-T疗法一夜走红后,checkpoint家族PD-1抗体临床试验也获得喜人成果。于是,免疫疗法成为人类对抗癌症新的希望,CAR-T和抗PD-1疗法被视为近年来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CAR-T药物已经成功在人类血液癌症研究中被证明有重要作用,然而针对实体瘤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能应用于治疗实体瘤,那将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CAR-T
实体瘤
2016-11-26
诺华科学家加入“Chan Zuckerberg计划”
扎克伯格和夫人启动了一个致力于改善全球儿童生活质量的慈善计划。在与一些顶尖科学家进行交流之后,他们选择先将慈善计划的重点放在癌症、感染性疾病、心脏疾病和神经紊乱疾病等造成大量儿童死亡的疾病种类上。
诺华
ChanZuckerberg
2016-11-25
这11项“大生物”,被《时代周刊》评为2016最炫“黑科技”Top25
近日,《时代周刊》的2016年最炫“黑科技”Top25火热出炉,上榜的有25个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新鲜产品。其中,有11项与“大生物”相关的技术,入围该榜单。
生物技术
时代周刊
黑科技
2016-11-28
这些生物学家,称得上“xx之父”
作为一个平凡的小卒,对于行业中大神级别的人物总是充满了膜拜之情。这些大神中更有出类拔萃者,在领域内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人们通常会给他们冠以"……之父"的名号,以此来形容其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在生物领域里面,也有这样一些令人崇敬的"爸爸"们,他们的大名和科研成就,你都知道吗?
生物
科学家
2016-11-27
吉权:中元生物的缔造者和领军人物
吉权说,中元自2011年开始产生实际销售,目前走过了两个三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根本转变;未来两个三年,将是中元二次崛起的战略关键年。对此,吉权成竹在胸,他透露,中元已将销售的10-15%投入新品研发和战略布局。
中元军团
缔造者
领军人物
2016-11-23
这35家药企董事长年薪超百万!
具体来看,医药生物上市企业中,年薪最高的是复星医药的陈启宇,年薪790万;紧随其后的是天士力闫凯境,年薪722.72万元。这也是2052个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数据中进入前10的2位药企董事长。
药企
董事长
年薪
2016-11-28
盘点:体外诊断细分领域44家仪器商及49家试剂厂家
体外诊断细分领域(仪器类)包括生化分析仪、 化学发光仪、酶标分析仪、PCR仪等;试剂类包括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 体外诊断试剂其他细分领域 (包含微量元素检测试剂、尿液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试剂等,其中除血糖和尿检试剂外,市场较小,基本上都是一些中小企业,技术比较落后,竞争力比较弱)。
体外诊断
仪器
试剂
2016-12-16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现在每天我们赚个几百万净利润
华大董事长汪建说,“2014年的时候我们进入市场,因为所谓的“违规”,让我们暂停,给我们十几个亿的罚款,我上访能力很强,最后改制一下,就继续前进。现在每天能够挣到100多万的净利润的话,差不多200万了吧,发展得很快。”
华大基因
汪建
2016-11-22
首页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末页
共
389
页
3887
条
热点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