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基因剪刀手”,有望冲击诺奖

    去年11月6日,STAT网站(美国一个报道前沿健康、医药领域研究的媒体平台)上一篇专访张锋的文章,资深科学作者SHARON BEGLEY这么描述张锋的一个生活场景,对于张锋在将来获得诺奖的希望,她用了“双重希望”这样的表述。
    2017-02-08
  • 专访重庆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高圣医药CE0周勇

    如何做中国人自己的原研药,如何转化落地走出国门,周勇先生开始思索并在内心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做中国人的生物原研药,为老百姓的健康付出努力。这样的梦想成为了高圣医药团队成立的初始动力。
    2017-02-06
  • 2016年国内外体外诊断(IVD)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体外诊断按检验原理或检验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核酸与分子检验、即时检验(POCT)。
    2017-02-06
  • 破钱学森纪录,张锋成为麻省理工史上最年轻华人终身教授

    据美国《侨报》报道,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宣布晋升五位副教授为终身教授,其中包括年仅34岁的著名华人科学家张锋。
    2017-02-06
  • 抗癌史上的华人传奇,一段不应被忘却的故事

    很少有人知道李敏求医生的名字。但知道他的人,都会为他做出的成就感到赞叹不已:李敏求医生是历史上首位用化疗治愈恶性实体肿瘤的科学家,也是首名荣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的华人。
    2017-02-06
  • 姜韬:对转基因 “阴谋论” 的技术批评

    一直以来,关于转基因都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转基因是西方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算计中国的阴谋。这种阴谋论,最早源于某位重量级学者把存在一个历史悠久超越国家的神秘组织控制世界的说法引入中国公众视野。
    2017-01-26
  • 袁志彬:中国科学家为什么不善科普?

    中国科学家的科普工作做得究竟如何?观察和思考告诉我们,中国科普工作其实不是多,而是太少;不是做得好,而是很不够;不是强于,而是输于世界同行,至少比发达国家差很多。
    2017-02-01
  • NIPT之父卢煜明教授:未来科学大奖背后的漫漫科研路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及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卢煜明教授,因开创的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技术在人类重大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杰出贡献,获颁“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并发表主题演讲,介绍了他在NIPT领域的多年历程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
    2017-02-04
  • 百岁军医叶惠方:人生最后一次捐赠是遗体

    “向叶老遗体三鞠躬!”1月19日清晨,北京室外温度降至零下9度,上千名医务人员和各界人士冒着凛冽寒风齐聚解放军总医院西院告别厅,深情送别该院妇产科奠基人、百岁大医叶惠方。
    2017-01-25
  • 达沃斯:一位医生和他的结核疗法

    瑞士小镇达沃斯因为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而名声大噪,也因此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度假胜地。但是在1850年,这里还是格劳宾登州的一个偏远、贫穷的小镇,如果不是德国医生Alexander Spengler,我们可能就要错过这个美丽的小镇了。
    201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