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食用3D打印电池为医疗装置打开大门

    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正在开发一种创新的生物相容性的电池,从而为未来可摄入体内的医疗装置开发打开了大门,有可能彻底改变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方法。
    2016-09-08
  • 经典名方或将免临床试验

    8月29日至9月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医药法草案进行二审。草案提出,“对生产符合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款条例相当于让中药以“中药而非西药”的方式进行审批,将大大提高企业对于经典名方的开发热情。
    2016-09-07
  • 寨卡病毒基因测序完成,未来亚洲非洲可能有20亿人感染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完成寨卡病毒基因测序工作,可为识别被寨卡病毒感染的血液提供参考,更有利于诊断由寨卡病毒引发的相关疾病。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10月才会正式审查这些材料,但迫于寨卡病毒诊断和治疗的急切需求,WHO已提前批准将测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用于医疗。
    2016-09-07
  • 青蒿之内还有宝藏!屠呦呦团队透露青蒿素研究新进展

    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5日透露,近期针对青蒿素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研究发现,青蒿中仍有青蒿素之外的其他抗疟成分。
    2016-09-10
  • 粪便移植,移植了什么?

    人们很少会去考虑自己粪便中都含有些什么。但弄清楚粪便成分对粪便移植至关重要。粪便移植,顾名思义就是将粪便从捐赠者转移到受赠者。这或许是史上最简单的移植了,只需将经过处理的来自健康人的粪液移植到患者体内即可。
    2016-09-07
  • 辟谣!关于疫苗的7大误解

    疫苗被科学界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突破之一,它的出现让人类有能力与传染病对抗。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疫苗。虽然占少数,仍然有一些人对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特别是欧洲地区。
    2016-09-15
  • Nature子刊:科学家发现新机制,有望消灭“食肉”细菌

    人类约90%的链球菌感染是由A族链球菌引起的,多表现为皮肤感染。但是目前却没有相应的链球菌疫苗被研发出来,这主要与这类细菌表面M蛋白多样化有关联。近期,来自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了M蛋白引发感染且多变的机制,有望为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线索。
    2016-09-07
  • 2016年8家外企更换CEO,全球制药行业陷入增长困难?

    2016年走完近3个季度,9家制药大头都经历了CEO的人事变动,包括诺和诺德、拜耳、礼来、吉利德、百健……。
    2016-09-07
  • 【封面报道】GSK:淬火而生(7000字长文复盘这三年)

    火与水合为淬”,语出《汉书天文志》。极端反差磨炼之后,挺住了的便成为尖刀利刃,战场交锋,睥睨四方;挺不住的便成为一块废铁。用淬火之历来形容GSK在中国经历过的一切毫不为过。
    2016-09-06
  • 未来八年,就业机会增长最快的25项工作(大部分与健康产业相关,工资还不低

    未来八年,85后将成为社会的中坚人群。随着二胎放开以及85后生育婴儿潮的到来。分析师预计,以下25项工作是就业机会增长最快的。其中,有16项与医疗健康产业相关,并且工资还不低噢。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