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排除法介绍

    1.机械刮除法: 是用不锈钢丝末端插有橡胶刮头(用胶塞剪成三角形插以不锈钢丝)、或裹少许脱脂棉制成,装入试管中高压灭菌后备用(也可用特制电热烧灼器刮除)。刮除程序为: (1)标记:镜下观察,用不脱色笔在培养瓶皿的背面圈下生长肿瘤细胞的部位; (2)刮除:弃掉培养液,把无菌胶
    2010-02-06
  • 胶原蛋白载体制备及在CHO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单克隆抗体、疫苗、重组蛋白等生物药物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开发适合动物细胞培养的载体及其相应反应器,是目前动物细胞培养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胶原蛋白是一种天然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稳定性,在医药
    2010-02-06
  • 细胞培养的几个基本概念

    细胞培养 品 名:细胞培养 拼音:xibaopeiyang 英文名称:culture of cells 说明:包括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培养。将动植物组织或细胞从机体取出,分散成单个细胞或直接以单细胞生物,使其在含有必要生长条件的培养基或培养瓶中继续生长与增殖。细
    2010-02-06
  • 细胞培养的一般过程:准备、取材、培养、冻存及复苏

    一、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对开展细胞培养异常重要,工作量也较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推备工作中某一环节的疏忽可导致实验失败或无法进行。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器皿的清洗、干燥与消毒,培养基与其他试剂的配制、分装及灭菌,无菌室或超净台的清洁与消毒,培养箱及其他仪器的检查与调试,具体内容可参阅
    2010-02-06
  • 培养细胞的细胞生物学

    培养细胞的细胞生物学(体内外细胞差异与体外培养细胞的分型、生长和增殖过程)一、体内、外细胞的差异和分化 1、差异:细胞离体后,失去了神经体液的调节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生活在缺乏动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环境中,日久天长,易发生如下变化:分化现象减弱;形态功能趋于单一化或生存一定时间后衰
    2010-02-06
  • 细胞支原体污染的荧光检测方法:DNA萤光染色法

    DNA萤光染色法 ·原理︰利用萤光染剂(bisbenzimide, Hoechst 33258)侦测支原体污染。此染剂会结合到DNA之Adenosine-Thymidine (A-T) rich区域,因为支原体之DNA中A-T含量占多数(55~80%),所以可将其染色而侦测。被支
    2010-02-06
  • 细胞培养用液的配制与消毒以及细胞传代培养与复苏

    一、器材与试剂: 干粉型培养基、胰蛋白酶,青霉素、链霉素.纯净水系统、电子天平、PH计、磁力搅拌器。 具体步骤: (1)水的制备: 细胞培养用水必须非常纯净,不含有离子和其他的杂质。需要用新鲜的双蒸水、三蒸水或纯净水. (2)PBS的制备与消毒(也可用于其它BSS,如:
    2010-02-06
  • 神经细胞培养基总结

    培养细胞的完全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如MEM)和添加剂(如血清或无血清培养用的某些确定的激素及生长因子)组成,培养基的配方一直在改进,其中包括抗生素和抗有丝分裂剂等等。 基础培养基 绝大多数培养基是建立在平衡盐溶液(BSS) 基础上,添加了氨基酸、维生素和其它与血清中浓度相似的
    2010-02-06
  • 细胞培养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及检测预防措施

    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某些污染的发生往往难以察觉检测,而且污染源能长期共存于培养体系中,这类染事实上大部分被人们忽视了。 培养的细胞作为个生物体,会对培养环境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作相应的反应,造成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实验结果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随着污染时间的
    2010-02-06
  • 微载体培养技术(microcarrier culture technique)原理操作和优点

    一、微载体培养应用 此技术于1967年被用于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该技术目前已渐日趋完善和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生产疫苗、基因工程产品等。微载体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其兼具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的优点,放大容易。目前微载体培养广泛用
    201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