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3亿斤新粮装进中华大粮仓

    “363.6亿斤!”这是有着“中华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垦区今年粮食的总产量。比上年增加了33.1亿斤,增长10%。垦区通过实施现代化大农业战略,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创下播种面积、综合单产、总产量超历史的佳绩。 雪中夺粮 多年的生产实践,北大荒人摸透了“老天爷”的脾气。农业是弱质产
    2010-12-23
  • 广西粉垄栽培淮山亩产超万斤

    12月25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对广西经济作物研究所韦本辉研究员主持的国家948项目“淮山品种引进试验”进行测产验收,每亩有效株达1984株,平均单株重2.82公斤,最大单株5公斤,折算每亩产鲜薯5595.5公斤。据介绍,这是采用粉垄栽培技术种植的。 上午专家还对
    2010-12-27
  • 我国节水高产冬小麦品种全国累计推广逾7000万亩

    历经20年,培育成功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全国累计推广逾7000万亩,实现节水与高产的高度结合,被业内专家赞誉“为未来国家粮食安全筑起一道屏障”。 12月25日,由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等国内小麦知名专家组成鉴定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对“冬小麦节水高产新品种选育方法及育成品种”项目进行了
    2010-12-27
  • 我科学家将绘制谷子基因组图谱

    我国科学家将完成谷子基因组图谱的绘制,构建高密度的绘制谷子遗传连锁图,大规模挖掘谷子基因资源,批量获取谷子的核心知识产权并培育优良的谷子新品种。今天,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签订谷子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将依托华大基因一流的基因组学研究实力和张家口农科院丰富的谷
    2010-11-22
  • 赵其国院士:生态高值农业是现代化新农村发展方向

    上海崇明岛前卫村是个生态农业村,土地3671亩,人口753人。这里水清天蓝、空气清新。来前卫村“当一日农民”已成为很多上海市民的时尚。 数据表明,该村投资规模已达1.2亿元。现已成为集农、工、副、商、旅游等全面发展的综合产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元。 这是个经典案例,中国科学
    2010-11-19
  • 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技术通过验收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承担的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大课题“速生抗病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以及“863”计划子课题“刺参、海胆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等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近日通过了现场验收。与会专家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与白刺参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方面所取得的
    2010-11-22
  • 首例芒属植物人工杂交品种问世

    日前,由湖南农业大学芒属植物课题组选育得到的湘杂交芒1号、2号、3号三个新品系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议。专家表示,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首例人工培育的芒与南荻的杂交新品种。 专家介绍,湘杂交芒1号、2号、3号种植成本低,产量高,耐贮藏,而且适应性强,可利用边际土地大规
    2010-11-23
  • 我国科学家培养出异种器官移植猪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潘登科副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日前成功研制出4头敲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单等位基因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通过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鉴定。 这是我国第一例敲除超急性免疫排斥基因的异种器官移植猪,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澳大
    2010-11-25
  • 英培育出世界首株黑色牵牛花

    很多人会用艳丽、缤纷这样的词来形容花朵,但对于由英国研究人员最新培育出的黑色牵牛花来说就完全不恰当了。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25日报道,这种罕见的黑色矮牵牛名为黑丝绒,花瓣通体呈黑色,花蕊仍为淡黄,在绿色茎叶的衬托下如同由黑色绒布制成的一样。 据培育该品种的英国Ball Co
    2010-11-29
  • 生物反应堆:作物吃饱 产量更高

    导读: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要是以秸秆为资源,将秸秆在专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等,使农产品达到高产、优质和无公害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要求。该技术在推广中主要以秸秆替代了农业种植中使用的大量化肥和传统有机肥,其植物疫
    201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