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好奇宝宝”走向“全才科学家”
众所周知,哈佛医学院的遗传学教授George Church是多个生物医学领域的变革者,包括基因组测序、合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工程等,被业内誉为“遗传学大牛”、“全才科学家”。
他领导个人基因组项目,让公众参与进来分享基因组和健康数据;他想办法用DNA编码数据,记录了活细胞中的事件;他将基因组读写技术结合起来,对细菌基因组进行迄今最大规模的重写;他还率先将CRISPR用于器官移植、逆转衰老和基因驱动(gene drive)。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天才,甚至曾患轻度阅读障碍;他,不仅性格腼腆,还爱沉默寡言;他曾重修九年级,复读研一;他曾经在求学期间因挂科2门而被退学,他曾在科研期间失去了主要的资金来源……
那么,是什么让他走到基因组前沿成为技术先锋的呢?是什么鼓励着他不断前进且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基因研究中?
这一切都源自他为科研着迷的好奇心…
2#catchcurious#
#catchcurious#好奇心是人类处于对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属性空白时,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属性的内在心理。它包含为某一件事情着迷的乐趣;包含对某种事物强烈的兴趣;包含为某一事业持之以恒的“建树”。
好奇心是全球社会的宝贵资源,伟大的发现始于好奇心。默克公司发布的《2016年好奇心状态报告》显示,仅有2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具备好奇心,但有高达84%的受访者认为好奇心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先通过默克好奇心的宣传片,了解好奇心的魅力吧……
想了解更多默克好奇心,请登录网站curiosity.merck.cn
3为科研着迷的少年
1954年,Church生于美国佛罗里达。由于他继父是一名医生,Church总是为继父医药包里的各种东西着迷。
年仅13岁的Church曾将碾碎的药片加到了养着蝌蚪的水中,将它们的生长情况与另一组未接触药物的蝌蚪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蝌蚪的生长。他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兴奋,并把这个结果展示在科学课上。
1968年,Church被送到了私立高中菲利普斯学院,在那里他深深沉浸在科学世界里。
他养了一堆肉食植物,想通过往水里加赤霉素让它们长成庞然大物。
在完成了化学课程之后,Church被准许独立进入化学实验室,玩玩猜化合物的游戏。
Church还对计算机和机器人感兴趣。他高一的时候在数学楼地下室找到了一个电脑,随后通过编程书和偷听四年级学生在机房的对话来自学编程。
1972年Church进入了杜克大学。大一他就提前选修了初级、高级和研究生课程,最终在两年内完成了两个本科学位。
在去哈佛读博之前的那个夏天,Church呆在波士顿看分子生物学论文和计划实验。那时他就已经在构思改良DNA测序技术,并决定要加入了诺贝尔奖得主Walter Gilbert的实验室。
4被退学的明日之星
1973年,年轻的George Church终于在Sung-Hou Kim的X射线晶体学实验室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出于对物理、数学、生物学、化学和计算机……的巨大好奇心,他在杜克大学的第二年和最后一年都泡在那儿。
好奇心让Church认知到了不足,于是他继续去攻读研究生,并申请了杜克大学的博士学位。在读博期间,Church很快发表了五篇文章。
在读了一年的微生物博士之后,Church决定改读生化博士。然而1976年初,这位明日之星被杜克大学扫地出门了。Church对生化和微生物都不感兴趣,因为没去上课而挂了两门。
Church在多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喜欢做研究,但不喜欢上课,因为他本科的时候已经学过了,重复的内容很难勾起他的“好奇心”。
随后,有“挂科”史的Church只好成为Sung-Hou Kim实验室的一名技术员,但“好奇心”驱使他不愿止步于技术员,于是,Church申请了哈佛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出乎他自己意料的是,竟然入围了,从此他的科研事业逐渐走向高峰。
5科研转化,每年成立1家公司
从2005年开始,Church以每年成立1家公司的速度要求自己。
如今他参与10余家公司的成立。他认为每一家公司不仅是数量规模上的不同,还必须是不寻常的类型。尤其是当自己的博士后想创建公司时,最好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在他看来,在战场上,那些成功躲过所有子弹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到的。所以说,体会过失败并克服这段经历,比成功更重要。如果你没有体会过失败,那只能说是你未全力以赴,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后退。
倘若真的想让团队所有人成功,除非是你的竞争对手不会失败。这是不可能的,唯有不忘初心(好奇心),方能成就强大的自己。